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II)一、单选题(2分/题共80分)1. 《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是( )A.稳定了西周的统治秩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D.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2.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这反映出统治者制定周礼的核心意图是( )A.稳定周朝的统治秩序 B.维护诸侯王的利益C.推行以礼治国的思想 D.巩固传统的宗法体系3. 清
2、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主要说明了(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为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4.《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C.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5.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
3、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6.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7. 赢政登上王位时只有13岁,大权操纵在相国吕不韦手里,他在22岁那年除掉吕不韦后,才真正掌握了秦国的政权。这段痛苦的经
4、历在他心中难以抹去,为此他设置了( )A.御史大夫 B.太尉 C.廷尉 D.郎中令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主要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削弱地主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9.中国古代监察区向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变化是一个经常性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朝的“道”等均是如此,这说明( )A.中央集权制不断强化B.监察制度名存实亡C.监察官员独立性过强容易形成割据D.中央对地方的监管遭到削弱10.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5、内阁、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11.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12.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
6、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13. 赵翼《簷曝杂记》载“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这说明清朝( )A.内阁权力被大大削弱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C.军机处成为决策机构 D.中央机构分权制衡14.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加强
7、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 D.行政效率提高15. 这种密折治国术为什么独独盛行于雍正时期?雍正和别的君主相比,有着非同寻常的资质:一是精力过人,普天之下无事不想过问和插手,在这种雄主的手下,官员可别指望有什么隐私,妻妾争风的家丑不过夜就被雍正知道了。二是多疑忌刻,雍正最忌官僚结党,而这类实质为“小报告”的密折正是防范臣下欺蒙的利器。材料中的密折制度表明(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重要表现B.清朝官员贪污腐化现象严重C.雍正皇帝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