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

ID:41205158

大小:20.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8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_第1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_第2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_第3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_第4页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教材、学情分析】本文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赏析示例,是陆游的一篇游记散文。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学生学习了陆游不少诗词,对陆游也有一些了解,结合鉴赏诗歌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作者在所写的山川景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也寄托着自己的真挚情感。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大孤山一段,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山水景物描写愈具体,愈能看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当朝者无心抗金,不收复中原的愤慨之情。【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2、】1、 在积累文言词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及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陆游在本文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2、 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文章的主旨。3、 领悟“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感悟散文和诗歌在表达同一题材时的不同手法。4、在阅读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学重点】体会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把握作者在本文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山水寄情中“情”的把握。【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赏析法。【教学准备】课前充分预习,学生读懂课文,掌握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及特殊句式,疏通文意。把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作为本文学习的切入点。【教学过程及步骤】一、由古

3、代文人的山水情怀导入新课。《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冷清,分明就是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的真实写照。《岳阳楼记》中“岸芷汀兰,郁郁葱葱”的勃勃生机,分明就是作者积极入世的博大情怀的表现。《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的洒脱,分明就是作者一种失意人生中的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的山水情怀。《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满井游记》、《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名篇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看到文人们借山水以言志、借山水以明心、借山水以寄情、借山水以悟道。(ppt展示)二、ppt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山水游记散文寄情于景、

4、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2、在阅读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3、体味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情怀。4、 领悟“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进而感悟散文和诗歌在表达同一题材时的不同点。三、诵读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在第一课时读准字音、句读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踪。明确游踪:过烽火矶→过彭浪矶、小孤山→遂行泛舟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   学生自己梳理(二)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明确景物和景物的特点: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

5、装屏风。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彭泽都昌: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组内展示 (三)精读文章一、二段,读出感情,找出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 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情感句。四、探究赏析:(一)这些语句是怎样融情入景,借山水表达自己的感情?1、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为什么偏偏只写“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诗人的孤傲情怀。2、泊沙夹,游小孤

6、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为什么?“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几眼风景,更是表达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绪。3、为什么要写“俊鹘抟水禽”这个场景?这本是自然的一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而作者却将其作为一景写入其中,并叹“甚可壮也”,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感叹的不仅仅是“俊鹘抟水禽”吧?联系陆游的抱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鹘,希望南宋对金的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4、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有什么隐含的意义吗?作者在文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7、  学生小组交流、质疑、讨论,老师指导。           联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小组讨论、质疑。(二)山水寄情,那么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陆游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当朝者无心抗金,不收复中原的愤慨之情。 学生小组归纳总结五、拓展:对比阅读本文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苏轼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

8、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释义】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