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

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

ID:41168216

大小:15.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_第1页
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_第2页
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_第3页
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_第4页
资源描述:

《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当读“感恩”这本书山中看雨/文      前天晚上,我和儿子外出散步。     路上,我和儿子交流,说:“浩天,你感觉你最感谢的人是谁啊?”     儿子若有所思说,我感觉我最起码要感谢三种人。     一是你和妈妈,至于为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他开玩笑的说。     二是我的老师们,老师为了我的成长,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奉献着,倾注了自己的一生的心血,老师值得我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感谢。     三是我要感激我的朋友,因为朋友给了我帮助和友谊,因为朋友给了我鼓励和安慰……     听了儿子的话,我深感欣喜。     同时,也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知恩图报才能成就美好人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但是不容否认,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一些人却不懂得感恩了,尤其是一些90后、00后的孩子们,在家里,最好吃的饭菜他一人独享,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在学校、在课堂上,老师谆谆教诲视为耳旁风,不知道感恩老师,甚至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此种种现象,作为教育人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当何以教育孩子读好“感恩”这本书?     天

3、天家教网一文章指出:六步教会孩子感恩,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一是要养成感恩的习惯。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妈妈帮爸爸做事时,爸爸要大声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爸爸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耳濡目染,渐渐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学会向父母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二是要利用各种节日。充分利用

4、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三是要让孩子学会给予。偶尔“示弱”,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比如假装拿不动衣服,让孩子帮忙拿一两件;假装累了,请孩子倒杯水给爸妈喝……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5、   四是要“计较”孩子的付出。孩子没有亲吻父母,没有分一口好吃的给父母,没有记住父母的一个小要求,这都是父母必须“计较”的小事。别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可这不等于我们就也应跟孩子一样随和、大度。否则,孩子会觉得你对他一无所求,他根本不需要为你做什么。要让孩子懂得索取是要付出的,不能无条件地进行索取。     五是要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还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他的慈悲心、惜福心和感恩心。    

6、 最后就是要赏识孩子。孩子非常自我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当他偶然做了件好事时,由于操作不够熟练而做得不尽人意,或者事情太细小而只得到了句父母言不由衷的“谢谢”。如果父母在孩子做了件好事后,不管他是主动还是被动做的,不管他做得是否令人满意,都能发自肺腑地感谢他、赞扬他,那么孩子定会大受鼓舞。不管孩子为你做了什么,都要让孩子觉得“幸亏有我出手帮助,事情才会这么顺利”。父母由衷的肯定才是孩子关心他的动力。     从小培养孩子感恩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在家庭里父母对子女之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做子女不仅接受来自父母之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

7、回报。只有学会分享和感恩,将来在学校里、社会上,才能更好地与周围人相处和合作。     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师家长当引导孩子读好“感恩”这本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