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ID:41162654

大小:18.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8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_第1页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_第2页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_第3页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_第4页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摘要:牛的疾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坚持防疫卫生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和消灭牛病的关键。本文主要对牛的常见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病因分析;常见病;防治措施  一、牛的几种常见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传染病:牛的传染病很多,主要介绍以下两种:(1)牛炭疸:俗称“飞疔”,是由炭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多发。草食家畜最易感。症状:发病急剧,昏迷、倒卧、呼吸困

2、难,反刍停止,高烧,可视粘膜呈兰紫色,全身痉挛,临死时七窍出血。如有此病发生,应严格封锁发病区域,对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的综合性措施,尸体不能解剖,因为这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必须进行深埋或烧毁,千万不能吃。预防:每年注射一次无毒炭疸芽胞苗或第二号炭疸芽胞苗,可获得一年以上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2)牛出败:俗称“清水喉”,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症状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出血等。各种年龄的牛均可发生。发病后一般很难治疗,所以预防很重要。在加强饲养管理下,每年坚持春、秋两季预防注射

3、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菌苗。  2.中毒病。(1)中毒病。发病时有便秘、腹泻、水肿等症状。黄牛、水牛均可发生,在生产实践中对牛的危害最大,重者均要死亡。但是只要不在青杠叶林地放牧或割青杠叶喂牛垫圈,一般不会发生此病。(2)氨中毒:引起氨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牛过多饮用含氨物质。如氨化秸秆过多地添加了尿素,碳酸氢铵等非旦白氨源,牛采食未经放氨的氨化料后,吸收过多的氨而引起的中毒病。症状:口吐白沫、呼吸困难,吼叫,肛门松驰,瞳孔散大等。防治措施:注意不让牛偷饮尿液。制作氨化秸秆要按操作规程,把好用尿素关。喂料

4、时,一定要进行放氨处理后方可;作好品质鉴定,不喂霉变、氨化不好的秸秆。如发生此病,必须立即灌服食醋或酸菜水1.5?D2斤进行解毒。  3.常见病。牛的常见病较多,发病时只要及时进行医治,均可治愈。瘤胃膨气:又名气胀、肚胀。是牛吃了过多易于发酵、膨胀的饲料、使瘤胃内溶物急剧发酵产气,导致产气增多,排气障碍的充气性疾病。病牛主要采食了大量的易于发酵的饲料或食入霉烂变质的青贮料和过食新鲜豆科牧草。症状:腹围增大,腹痛不安,食欲、反刍、暖气很快停止,呼吸困难、粘膜发绀,食欲废绝。发现此病应立即治疗,排除

5、气体,减压、制酵,除去瘤胃内的有害内溶物和恢复前胃机能。急性膨气,要进行穿刺放气,平时应加强管理,不能喂太多的豆科牧草或青草和易于发酵的青饲料;切勿给予发霉、腐烂的饲草、毒草等等。  二、牛病综合防治措施  1.科学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养牛,是预防奶牛、肉牛疾病的有效方法。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饲养管理不良是主要因素或诱因。所以,搞好饲养管理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1)分群饲养,科学配方。按牛的品种、年龄、体况以及产奶量高低进行分群饲养,并制定科学饲料配方,注意饲料的营养平衡,

6、不搞“一料制”,以保证牛的正常发育和生产的营养需要,防止营养代谢障碍和中毒疾病的发生。(2)改善环境,注意卫生。牛舍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冬天防寒,夏天防暑,排水通畅,牛床清洁,粪便及时清理,运动场干燥无积水。要经常刷拭或冲洗牛体,保持牛体、牛床、用具等的清洁卫生,使牛群始终生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条件下,防止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及蹄部疾病的发生,并生产出优质的牛奶。(3)充足给水,适当运动牛每天需要大量的饮水,特别是。产奶牛,每天每头牛饮水及用水量200千克左右,故必须满足其洁净的饮用水,有条件的

7、牛场应设置自动饮水装置。如由人工喂水,饲养人员必须每天按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特别在炎热的夏季,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适当给予运动,运动可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沐浴阳光,有利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母牛的繁殖配种,可减少犊牛的佝偻病、成年牛的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发生。(4)定期驱虫。驱虫对增强牛群体质,预防和减少寄生虫病和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在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全牛群的驱虫,通常结合转群、转饲或转场实施。犊牛在1月龄和6月龄各驱虫1次。驱虫前最好做一次粪便虫卵检查,查

8、清牛群寄生虫的种类和危害程度,或根据当地寄生虫发生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驱虫药物。驱虫后的粪便应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散布病原。  2.严格消毒制度。消毒是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是防治和消灭疫病的有效措施。设立消毒池和消毒间。场门、生产区和牛舍入口处都应设立消毒池,内置1%~10%漂白粉液,或3%~5%来苏儿、3%~5%烧碱液,并经常更换,保持应有的浓度。有条件的牛场,还应设立消毒间(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牛舍、牛床、运动场应定期消毒(每月l~2次),消毒药一般用10%~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