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ID:41156441

大小:2.46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8-17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_第1页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_第2页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_第3页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_第4页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扎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塞拜疆,巴库,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建筑师:ZahaHadidArchitects地点:阿塞拜疆巴库设计:ZahaHadid,PatrikSchumacher项目设计师与建筑师:SaffetKayaBekiroglu客户:TheRepublicofAzerbaijan面积:101801.0sqm年份:2013摄影:IwanBaan,Hufton+Crow,HélèneBinet以下文字来自建筑师。阿塞拜疆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国,其位于里海西海岸的首都巴库的城市化建设和建筑设计深受那个时代的影响。自1991年独

2、立以来,阿塞拜疆耗费巨资对巴库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其基础设施和建筑设计,摒弃了遗留下来的标准化的苏联现代主义思想。自2007年举办过一场设计竞赛之后,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就被任命为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设计师。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力争成为该国主要的文化建筑,挣脱巴库遍地可见的通常为纪念碑式的、僵化的苏联建筑桎梏,致力于表达阿塞拜疆的文化情感以及一个展望未来的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设计理念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设计在其周边广场与建筑内部之间建立了一个连续而流畅的关系。作为地面的广场可以通往巴库市区各处,这个表面向上升起,将内部的公共空间包裹

3、起来,界定出一连串的活动空间,这些空间主要用于当代的和传统的阿塞拜疆文化集体庆典。起伏、分岔、褶皱和弯曲变化,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复杂形体,将这个广场地面转化成为一处建筑景观,拥有多重功能:向八方来宾敞开怀抱,并引领游客在室内的不同楼层游览。该建筑以其独特的姿态,模糊了建筑对象和城市景观、建筑外围护结构与城市广场、建筑形象与背景、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传统区别。在这一地区,建筑设计的流动性并不新鲜。在历史上的伊斯兰建筑中,柱子的行列、网格就像森林中的树木一样排列至无穷远处,建立了不分层次的结构空间。连续的美术字体和装饰花纹从地毯流向墙壁

4、,从墙壁流向天花板,再从天花板到穹顶,在人们居住的建筑元素与地面之间建立了无缝联系,并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开发一种当代的阐释方式、反映更加细致入微的认知,从而从历史角度上来解读建筑设计,而非以模仿的方式,或是非要追随过去的传统形象。陡峭的地形下降将场地一分为二,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引入了一套精心设计的阶地式景观,别出心裁地在公共广场、建筑物与地下停车场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解决方案避免了额外的开挖和垃圾填埋工程,并成功地将场地最初的劣势转化为一大设计特色。几何形态、结构、取材本项目最重要且最具有挑战性的元素之一就

5、是对于建筑表皮的设计开发。我们的期望是实现一个看上去非常均匀的连续表面,并拥有种类广泛的功能,其构造方法与技术系统必须结合在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中。在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帮助下,即使参与者众多,建筑师也能够实现对于复杂建筑元素的连续控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沟通。阿利耶夫文化中心主要由两个协作系统组成:混凝土结构结合空间框架体系。为了实现能让游客体验到内部流动性的大规模无柱空间,垂直的结构元素都被外围护结构和幕墙系统吸收了。特殊的表面几何形态推动了脱离常规的结构设计方案,譬如引入了弯曲的“靴式柱子”,支撑建筑西侧的地面与墙体流畅衔接的

6、部位;“燕尾”锥形的悬臂梁用以支撑场地东侧的建筑外围护结构。空间框架系统促成了一种形态自由的结构形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为了在刚性空间框架网格与形态自由的外部覆层接缝之间建立灵活的联系,还开发了子结构。这些接缝的形成是考虑到项目的用途与美观要求,对复杂的结构形体进行合理化设计而成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GFRC)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酯(GFRP)被选为理想的覆层材料,因为它们能够为建筑带来强大的适应能力,并且满足各个场地不同的功能需求:广场、过渡区域和外围护结构。在这一建筑构成方式中,如果表面是一首乐曲的话,那么

7、面板之间的缝隙就是它的节奏。为了合理地排布面板,同时还在建筑与景观之间保证连续性,建筑师对表面的几何形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接缝让人们对于项目的规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们强调了流畅的几何形体那连续不断的转换和隐含的运动,为实际施工提供了务实的解决方案,如制造、操作、运输和组装;并回应了相关的技术问题,如,由于偏转、外部负载、温度变化、地震活动和风荷载所能允许的运动方式。为了强调建筑的外观和内部之间的连续关系,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照明设计经过了精心的考虑。照明设计方法将人们对建筑的日间与夜间理解区分开来。白天,建筑体量反射光线,根

8、据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和观察视角而不断改变着中心的外观。半反光玻璃的使用并未揭露内部空间的流动轨迹,诱惑着外面的人们更想进入室内一探究竟。晚上,这一特色逐渐发生了反转,照明从内部投射到外面,展露出建筑的构造以及内部的活动,同时也在室内外之间保持了流动性。与我们所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