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50874
大小:9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7
《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IV)一、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知,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生产()A.冲击当时的等级观念B.具有一定的
2、商品生产性质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私营工业的日益萎缩2.周公制定礼乐制度。礼即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的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差异,不得僭越;乐是指通伦理,和天地,养万物,化异同,成天下。由此可见,礼乐制度旨在()A.稳定社会秩序B.强化血缘伦理C.宣扬天下共主D.提倡以德治国3.董仲舒称:“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这反映出董仲舒()A.把道教及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B.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C
3、.以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维护统治秩序D.试图以天人感应学说限制统治者暴政4.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的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5.下图是江西吉安为纪念一位明代思想家按原貌复建的书院一隅,中有一联,据对联内容判断,下列属于该思想家主张的是()A.故君子之学,惟
4、求得其心B.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今以良知为天理,事物无复本然之则矣6.中国古代长期盛行“华夏中心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则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进而他又提出“文化中心转移”论,认为诸文明“衰旺彼此迭相易”。这()A.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B.旨在论证文明中心转移趋势C.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D.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了基础7.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
5、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因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8.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楷书演绎了古代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
6、意识的发展D.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9.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精”的要义在于()A.理想化的道德人格B.绘画技法高雅传神C.生动体现事物特质D.忠实再现事物全貌10.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
7、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A.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B.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C.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D.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11.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市民价值观念变化B.社会主流
8、思想改变C.封建制度日益衰落D.社会风气渐趋败坏12.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A.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B.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C.儒家思想“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13.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