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

ID:41141218

大小:41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7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_第1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_第2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_第3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_第4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二政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1.“天空没有星子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中学生到社

2、区宣传抗震救灾精神②市民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3.漫画《精神大餐》形象地说明了A.人们的精神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4.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欧洲人却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toyou!(随您的便吧)”,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这主要说明了第12页共12页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C.文化影响

3、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北京残奥会于2008年9月18日圆满落下帏幕。据此回答5—6题。5.“精神寓于运动”,是残奥会的一个重要理念;“运动创造精神”,是残奥会展现给人们的一个生动现实。由此可见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B.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6.十几天来,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以出色的运动成绩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深深的感染了各国观众。这说明A.文化能塑造人生B.文化一定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能决定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7.杜

4、甫的心怀“安得广夏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诗人雪莱认为,伟大的诗篇即永远智慧的和欢欣之水的喷泉。两人的共同点是认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用B.文化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C.无论是在交谈的方式、思维的方式,还是在生活方式上,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8.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被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A.精神的火炬B.情感的集中表达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9.“对本国文化了解愈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愈易”。这句话表明A.了解本国文

5、化就能了解西方文化B.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不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认识西方文化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0.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第12页共12页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于2008年

6、7月在昆明召开,会议的宗旨之一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确立这一宗旨依据是①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淡化本民族文化的个性是实现不同民族文化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随着网络的发展,《有没有人告诉你》、《白狐》等一系列网络歌曲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由此可见A.网络文化正确反映时代要求B.现代技术和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只有现代技术和传媒传播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D.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文化的区域性

7、13.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我国有很多传统习俗,其中属于各自民族特有的是A.元宵节看花灯B.端午节吃粽子C.中秋节赏月D.泼水节14.“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一些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5.“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①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