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物理学

读书笔记物理学

ID:41140642

大小:17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8-17

读书笔记物理学_第1页
读书笔记物理学_第2页
读书笔记物理学_第3页
读书笔记物理学_第4页
读书笔记物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笔记物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书笔记物理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不断地渗透到我们的生命与医学中来,在当代医学中的各种诊断.治疗.康复家庭自我保健等设备都是以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的支撑。而我们主要的学习就是物理的基础知识,只有学好物理的基础知识,我们才能更多的了解物理在我们生命与医学中的用途。*第一章《物体的运动规律》本章的学习内容包括质点运动状态的描述.质点动力学规律.刚体的定轴转动.刚体的平衡.物体的弹性和流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或物体中各部分相对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在生活中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当物体在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2、的变化对物体的运动都是有影响的。而我们可以不去管这些影响,就把物体当作一个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就称为“质点”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有质量的物体,而把这个物体视为一个点。如果是由许多个点所组成的系统我们把他称为“质点系”*质点动力学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沿一直线作匀速运动的状态,直到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中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第一定律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一定律指明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在我们生活中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如:刹车时人们走路时地面等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时,它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

3、与外力的大小呈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呈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这个规律称——牛顿第二定律即:F=maF=mdv/dtF=dp/dt3、牛顿第三定律F=-F·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力的性质相同。*第二定律反映了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作用物体,必然会同时有反作用物体,离开物质谈力是没有意义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出现,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作用力和反作一定用力属于同性质力*物体

4、的弹性-、应力和变力物体形变分为:形变——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弹性形变——可以完全恢复塑性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常见的形变:长度、体积和形状三者所发生的改变。1、应力对于一定物体,外界物体对它的作用力称为外力,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2、用单位面积上的弹性内力作为恢复趋势的定量表示,称为应力。(1)、张应力s:横面单位面积的力叫做张应力s=F/S如果物体两端受到的不是拉力而是压力,物体的长度缩短,张应力此时为负值,称为压应力。(1).张应变DDl:弹性物体在受到一定外力拉伸时发生的长度变化。lo:物体原来的长度。e=Dl

5、/lo二、弹性模量研究应力和应变之间关系1.弹性和范性弹性:物体受力作用发生形变后,去掉外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塑性:物体受力超过一定限度发生形变后,虽然去掉外力仍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右面曲线可说明张应力和张应变之间的关系2.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某一物质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1)杨氏模量定义:在长变的情况下,在正比极限范围内张应力与张应变之比或压应力与压应变之比。表示为:E=s/e=loF/SDl弹性模量表示物体变形的难易程度,弹性模量越大,物体变形越不容易变三、骨骼和肌肉的弹性1.骨的载荷载荷即为外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用人体在运动或劳动时,骨

6、要承受不同方式的载荷。当力和力矩以不同方式施加于骨时,骨将受到拉伸(a)、压缩(b)、弯曲(c)、剪切(d)、扭转(e)和复合(f)等载荷还有各种载荷等而这些与我们生命医学离不开关系人体骨骼的弹性对于人体是重要的力学支柱,支撑重量、维持体形、完成运动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力和变形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完整骨的结构行为。在中等量负荷时,负荷骨会出现变形,当负荷去除时,骨的原有形状和几何学结构便恢复。如果骨骼系统遭受严重创伤,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负荷,则会引起严重变形,并可能发生骨断裂第四章静电场一、电荷及其性质1.电荷的量子化基本电荷:电量的最小单位(一个电子

7、带的电量)e=1.60×10C-19任何物体所带q量只能是基本电荷的整倍q=ne(n=±0、1、2、3…)点电荷:一个形状和大小可以不计的带电粒子或带电梯可以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d<

8、电场电的物质荷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实物物质场电场强度:电场中某点处的电场强度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