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36002
大小:27.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4.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范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实施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根据《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和《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和浙江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B33/707-2013)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的气体检测适用于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或对有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的场合。3定义3.1本制度所指的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3.2有限空间的危险一般来自
2、于空间内可燃性、爆炸性、有毒有害的气体;过浓的或是极度缺乏氧气等。4检测实施4.1作业部门在进行有关密闭、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无法确认内部情况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气体检测,检测的实施和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4.2安全管理部门气体检测员负责作业部门对公司内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气体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负责。4.3检测结论应告知现场作业人员,并履行签字手续。5气体检测标准5.1气体检测应测定有限空间内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5.2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或高于23%,应有报警
3、信号。5.3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对储罐、管道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下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5.4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按《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中规定要求,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容许浓度还应符合下表规定: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气体名称相对密度(取空气相对密度为1)最高容许浓度(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爆炸范围%(容积)说明硫化氢1.1910——4.
4、3~45.5—一氧化碳0.97—203012.5~74.2非高原20——海拔2000m~3000m15——海拔高于3000m氰化氢0.941——5.6~12.8—甲烷0.55———5.0~15.0—苯2.71—6101.45~8.0—溶剂汽油3.00~4.00—300—1.4~7.6—一氧化氮1.03—15—不燃—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按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
5、度。6气体检测要求6.1应采用专用气体检测仪检测气体。6.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30分钟应重新取样检测,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含氧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作业。6.3如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间长,应至少每隔1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并做好记录(见附件1)。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7检测方法检测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当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7.1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应在人员进入作业之前进行,检测人员应首先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检测,当进入密闭有限空间检测时,应有一人在密闭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7.2进入有限空
6、间作业过程中,对其中的气体成分应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测,并有一人在有限空间外进行观察监控,以避免由于人员进入、突发泄漏、温度等变化引起挥发性有机物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7.3根据检测气体的性质,考虑可能悬浮、沉积或积聚的死角,合理选择检测点。7.4密闭有限空间内部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应配戴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8检测人员的资格进行气体检测的人员必须经专项技术培训,具备检测设备操作能力。9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处理9.1检测结果超过允许值时,应分析原因,采取通风等措施。9.2经再次检测达到允许值后,才可进行相关的作业。10检测设备校验安全管理部门应按“气体检测仪使用规
7、范”对气体检测仪进行定期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11记录管理气体检测人员对连续气体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交作业部门、安全管理部门保存。附件:有限空间作业气体连续检测记录表附件:有限空间作业气体连续检测记录表采样分析数据序号检测项目氧含量O2可燃气体CH4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位置检测时间检测人员H2SNH4CO/检测结果///////注:一式二份作业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各执一份,随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一同保存,存档期三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