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吡咯烷酮

n-甲基吡咯烷酮

ID:41131232

大小:143.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7

n-甲基吡咯烷酮_第1页
n-甲基吡咯烷酮_第2页
n-甲基吡咯烷酮_第3页
n-甲基吡咯烷酮_第4页
n-甲基吡咯烷酮_第5页
资源描述:

《n-甲基吡咯烷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甲基-2-吡咯烷酮1-甲基-2-吡咯烷酮结构式·WinID:07XJ·中文名称:1-甲基-2-吡咯烷酮·英文名称:1-Methyl-2-pyrrolidinone·别名名称:N-甲基吡咯烷酮·更多别名:N-MethylpyrrolidoneNMP·分 子 式:C5H9ON·分 子 量:99.13目录1.编号系统2.物性数据3.毒理学数据4.生态学数据5.分子结构数据6.计算化学数据7.性质与稳定性8.贮存方法9.合成方法10.用途11.安全信息12.表征图谱更多编号系统CAS号:872-50-4M

2、DL号:MFCD00003193EINECS号:212-828-1RTECS号:UY5790000BRN号:106420PubChem号:24859389物性数据1.     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2.     密度(g/mL,25/25℃):1.0260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3.44.     熔点(ºC):-24.45.     沸点(ºC,常压):2046.     沸点(ºC,1.87kPa):84.57.     折射率(25ºC):1.4688.

3、     黏度(mPa·s):1.659.     闪点(ºC):9510.   燃点(ºC):34611.  蒸发热(KJ/kg,b.p.):439.512.  燃烧热(KJ/mol):301013.  临界温度(ºC):44514.  临界压力(MPa):4.7615.  电导率(S/m,25ºC):(1~2)×10-816.  蒸气压(kPa,150ºC):21.6017.  蒸气压(kPa,100ºC):3.2018.  蒸气压(kPa,78~79ºC):1.3319.  蒸气压(kPa,60

4、ºC):0.5320.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和苯,能溶解大多数有机与无机化合物、极性气体、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毒理学数据1、急性毒性:小鼠口经LC50:5130mg/kg;大鼠口经LD50:3914mg/kg                          小鼠腹腔LC50:3050mg/kg;大鼠腹腔LD50:2472mg/kg                         小鼠静脉LC50:54500ug/kg;大鼠静脉LD50:80500ug/kg    

5、                     大鼠吸入LD50:1mg/m32、刺激数据:眼-兔子100毫克中度。3、虽然毒性低,但不能内服。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10。为10mL/kg;LD50为7mL/kg。用量为0.25mg/kg时对大鼠和兔的神经、血液无毒害。皮肤涂敷,蒸气吸入试验表明毒性低。生态学数据对水是稍微有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分子结构数据1、  摩尔折射率:26.852、  摩尔体积(m3/mol):96.23、  

6、等张比容(90.2K):232.14、  表面张力(dyne/cm):33.75、  极化率(10-24cm3):10.64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1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5.互变异构体数量:2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0.37.重原子数量:78.表面电荷:09.复杂度:90.1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5.共

7、价键单元数量:1性质与稳定性1.无色液体,有氨味,本品毒性小。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醚、丙酮等大多数有机溶剂。能溶解大多数有机与无机化合物、极性气体、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2.化学性质: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8小时后有50%~70%发生水解。在浓盐酸中逐渐发生水解,生成4-甲氨基丁酸CH3NH(CH2)3COOH。由于羰基的反应,可以生成缩酮或硫代吡咯烷酮.3.在碱催化剂存在下与烯烃作用,在第3位发生烷基化反应。N-甲基吡咯烷酮为弱碱性,能生成盐酸盐。与重金属盐形成加合物,例如与溴

8、化镍加热到150℃,生成NiBr2(C5H9ON)3,熔点105℃。贮存方法储存在干爽的惰性气体下,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合成方法1.由γ-丁内酯与甲胺反应而得。反应第一步是γ-丁内酯与甲胺生成4-羟基-N-甲基丁酰胺,第二步是进而脱水生成N-甲基吡咯烷酮。两步反应可按排在管式反应器中连续进行,γ-丁内酯与甲胺的摩尔比为1:1.15,压力约6MPa,温度为250℃。反应完成后,经浓缩、减压蒸馏而得成品。收率90%。如果采用釜式反就器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