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

ID:41121418

大小:323.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6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_第1页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_第2页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_第3页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_第4页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绍孔子和孟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并说说他们的一生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

2、日孔林所在地。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生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今山东曲阜城东南。3岁时丧父,母携孔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郑国子产执政,郑国大治。后来孔子对子产的政绩评价很高。15岁时孔子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0岁时生子,赶上鲁昭公

3、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21岁时改作乘田。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27岁时开办私人学校。30岁,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35岁时,孔子到齐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37岁时,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公元前514年晋魏献子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公元前513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40岁时,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4、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公元前501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52岁(公元前500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此有所警惕和准备,使齐国阴谋未能得逞,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公元前499年孔子成为鲁的司寇,鲁国大治。公元前498年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遇公叔氏叛卫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公元前496年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5、公元前495年孔子去卫居鲁。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60岁时(公元前492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公元前491年孔子离陈往蔡。公元前490年孔子自蔡到叶。公元前489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在卫时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公元前484年孔

6、子68岁,是年齐师伐鲁,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公元前483年孔子的儿子孔鲤卒。公元前482年孔子70岁,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公元前481年春,狩猎获麟。孔子认为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公元前479年四月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

7、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

8、治思想的精华。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