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

ID:41120803

大小:20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16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_第1页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_第2页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_第3页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_第4页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修改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课程复习提纲》第一讲导论—美学是什么第一节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德国18世纪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康德(1724-1804)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面向这个世界三种不同的追求方向。人类对美的追求帮助我们架构真与善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纵观人类历史上对美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总结和概括:一、人类对美的认识与理解的追求:两个层面(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索)(一)感性体验:人类和我们自己对美的理解与追求,并将之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比如吃、穿、住、行,这样的

2、美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人类自古就已经存在着的追求。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可以说,人类对美的感性层面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说明,人们的内心深处非常需要美的滋养与润泽。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带给我们巨大的快乐。(二)理性思索所谓理性思索:就是在感性层面的发现、体验与创造的基础之上,人们开始思索美与审美的本质特征,对美的理性思索,大大滞后于人们对美的感性体验,而且进入到对美的理性思索层面之后,美变成了一门专门的学

3、问,变成哲学家和美学家以至于专家的权利之后,美变得深刻,同时也玄妙了起来。对美的理性思考最集中地体现在西方美学史的发展轨迹之中。•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大希庇阿斯篇》中,专门探讨“美是什么”这个话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美是难的”。•康德:《判断力批判》,专门探讨审美的机制问题,非常深澳,宛如天书,却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本对美学进行纯粹理性思考的著作。•黑格尔:《美学》四卷本,终于从理性的层面给美下了一个结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却因之过于确定化的思维和表达,被后人不断加以质疑。第二节作为一

4、门独立学科的美学(一)美学的命名德国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因用(Aesthetica)为美学命名,从此美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科学诞生了。Aesthetica原为感性学或感觉学的意思,日本学者中江肇民根据中国汉字“美”的含义把Aesthetica译为“美学”。二十世纪初,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沿用了中江肈民的译法。(二)中国现当代美学主流中国当代美学可以分为三个主流:中国美学、西方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就美学理论的建构方面而言,最重要的是西方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李泽厚在上世纪90年代指出:中国现代美学的

5、主流是马克思美学,离开了这个现实来谈中国现代美学,就是一种逃避。中国当代美学主流应该是受到西方当代美学主流影响的后现代美学思潮。举例:真正的实践层面的美学受到后现代影响非常深刻:•讨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新版《红楼梦》的美学取向,这样的美学取向你是否能接受?第三节美学的研究对象在美学史上,有人把美本身(或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有人把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有人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还有人将人类的整个审美活动作为美的研究对象。确立一个研究对象,就可

6、能建构一种美学形态。一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这一美学形态往往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美学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美是什么”、“美在哪里”。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探讨美的本质,探讨美在人生中的价值和意义,应当是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而不是其他。有关学说:1、柏拉图:“美”是“理式”,何为“理式”?“理式”是世界的本源,是超人、超现实、超物质的彼岸世界——神的世界的产物。它“加到任何一个事物,就使这个事物成为美,不管这个事物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

7、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美即理式,理式是美的本质、根源。2、亚里士多德:美在于事物本身,美在事物的形式—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得当。这一观点从超物质、超现实回到了物质现实,从朴素唯物主义,即从客观的现实中,事物的现实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根源。3、车尔尼学夫斯基:美即生活3、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缺陷:容易使美流入形而上学的纯粹思辩哲学的流弊,并缺乏对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主体能动性的关注。二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意识或审美经验的学科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意识活动,人类的美学思想是从审美意识发展而来的,因

8、此研究人类的审美意识或审美经验,是美学责无旁贷的任务。属于这一形态的理论学说:如移情说(立普斯)、心理距离说(洛克)、精神分析美学(弗洛伊德)、格式塔心理美学(阿恩海姆)等等。一般说来,从古希腊一直到18世纪,都相信美的客观性,把美当成是某种客观存在的属性。有的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属性,如形式;有的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精神属性,如理念。但到了18世纪英国经验派以后,人们开始重视人的趣味和鉴赏力,重视审美过程中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从而把美学的研究从外在的客观世界转移到人的内心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