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17459
大小:20.8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6
《2019全市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市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全市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建言献策,XX年7月,市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紧盯脱贫攻坚这个主要目标,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为平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扶贫产业提质增效。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抓
2、“3155”长线工程和抓“果菜菌禽药”短线工程相结合,长线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形成了以“百里猕猴桃长廊”“盘州万亩刺梨基地”“六枝万亩茶叶基地”等一批万亩以上产业基地15个,千亩以上产业基地282个,种植面积达x万亩;短线产业百花齐放,种植面积达到x万亩,生态家禽出栏x万羽,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土地收益和务工收益增收,实现了产业脱贫。 扶贫载体提档升级。各级党委政府抓住中央、省委发展农业产业园区的政策机遇,农业园示范区建设领跑全省、看齐全国。省级园区由20XX年的7个发展到32个,省级重点园区由2个发展到13个;xx县猕猴桃产业园区
3、在全省连续5年排名第一,已成为全国首批11个获批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农业产业园区已成为产业扶贫的先行区、样板区和重要载体,对贫困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扶贫产品走出山门。围绕产业扶贫,制定完善了猕猴桃、刺梨、软籽石榴等产业的生产标准。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x个,绿色农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27个。实施了国内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创建,6个产品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称号,成功举办了4届农展会,“凉都弥你红”鲜果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其果酒系列产品通过FDA认证,进入美国市场,成功打造“弥你红”“天刺力”
4、“水城春”、盘县火腿、牛场辣椒等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扶贫主体势头强劲。经营主体发展态势良好,全市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6家,其中省级59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家庭农场61家。XX年已推荐48家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让贫困群众参与分享产业链价值分配脱贫致富。 扶贫机制日趋紧密。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以产业扶贫为平台,以租赁、股份为机制,让贫困群众参与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收益分红。全市共有x万亩承包地入股,带动x万户农户成为股东,入股受益农民x万人,其中贫困户x万户x万人,有x万户入股农户实现分红、户
5、均x元,逐步形成了“无物不股、无奇不股、无事不股、无资不股、无人不股”的利益联结共同体。 二、存在问题 尽管农业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显著,产业规模和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 产业选择不精准。一是调整面积底数不清,替代产业心中无数。部分乡镇仅知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任务,对当地玉米实际种植面积、已经调种其他品种的面积不清楚,有的地方对调减后种什么心中无数,仍然简单地用以前结构调整的面积或不再种植玉米的土地冲抵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问题。二是适地适种不精准,产业管护不到位。部分乡镇因种养项目
6、实施前缺乏科学合理规划,产业选择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产业无收益,有的只种不管,技术跟不上,基地杂草丛生、缺窝断行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经营管理不善,产业项目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三是产业链条不配套,链条短腿严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只重视前端初级生鲜农产品生产,缺乏全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产业链条断链、裂链、猪大肠链等链短腿现象严重。 技术服务不到位。一是农民培训不到位。农民培训覆盖面小,20XX年以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x人,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需要,加之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在
7、家的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多数地方培训采取课堂讲授等传统模式,缺乏实战操作培训,没有实际效果。二是机械化程度低。20XX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率为%,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三是技术人才结构不优。全市共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x人,其中研究生x人、本科x人。在职正高级职称仅2人,仅占全省的x%。四是基层农技服务能力弱。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身兼数职甚至非农化,没有能力和精力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 项目资金落实不力。一是项目申报力度不够。农业扶贫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储备不足,
8、申报项目主动性不强,特别是“果、菜、菌、禽、药”五大扶贫产业项目获批少。二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由于项目实施工作准备不充分,有的项目未按照批复实施、建设进度缓慢等,产业资金没有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效益不好。三是农业“融资难”依然突出。多数农业企业特别是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