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01509
大小:37.9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6
《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A课题名称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素质B课题第一负责人C课题第二负责人D课题组成员E课题承担单位临港区团林镇桑园小学F预计完成日期2013年11月..一、问题的提出1、符合社会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切
2、合学生的需求。校园文化是与社会主导文化相对而言的局部文化,而校园生活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穿着打扮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带有社会的时代的特征。与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一样,现代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如果协调失当,必然影响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优良品德的培养。所以,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3、切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几乎所有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受社会文化影响大,但自身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高,喜欢标新,但往往弄巧成拙,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参差
3、不齐,所以,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1、深入调研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的现状和需求,并做好调查分析:剖析校园行为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把握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为师生构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生活、课堂文化生活。在研究过程中探索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途径、方式,揭示校园文化生活与师生精神成长的具体联系,为“如何丰富小学校园文化生活”提供成功案例,进一步掌握校园文化各类型之间的关系,促进校园行为文化作用的进一步发挥。2、通过该课题研究,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从关注学科知识走向关注文化生活,完善学校
4、的精神生活体系,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在这过程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3、通过校园文化生活的构建,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被这些丰富的、进步的文化生活滋养着,润泽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成为“人格完整、基础扎实、个性鲜明”的现代人。4、通过实验,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拥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的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有效提高学生的成才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和谐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我们开展此项研究,将有利于拓展和丰富关于校园文化、校园生活的理论研究,并为此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性资料。
5、2、这一课题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更新我们的办学观念与宗旨,进一步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通过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生活的构建和文化生活特色的形成,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发展。3、这一课题研究,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文化生活、课堂文化生活,将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改变师生的生活状态,使学校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构建和谐校园。4、这一课题研究,旨在探索校园文化生活的具体构建模式,探索校园文化生活对师生精神成长的影响作用,这将为“如何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一、课题概念的界定文化,《辞海》1989年版,从广义的角度指人类社会历史
6、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校园文化是指在社会文化大环境影响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创设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集中表现是一所学校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学校精神,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课程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如学校环境、人际关系、文化仪式、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办学方向、价值观念、文化网络等要素。校园环境,这里特指我们的研究对象局限在这一范围。她分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态环境是校舍建筑、场地设备、室内外布置、花草树木等各个方面综合体
7、。物质环境营造与开发包括学校的自然地理环境、规划与布局、学校建筑、绿化净化美化、人文景观、文化传播设施等,精神环境是学校制度、传统、风气、人际关系、道德风貌、社团活动、校本课程等诸方面的综合体。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科题研究的主要依据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肖汉仕的学校心理学、柯尔伯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和班杜拉社会学习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和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最为一般的普遍的、共性的科学理论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