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

ID:41100513

大小:17.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琼中思源实验学校黄浩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美丽的景象。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3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幻灯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师:同学们,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践踏了东北这片美丽的土地,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

2、。1941年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卫家乡的热情,写下了散文《土地的誓言》。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篇散文。二、目标导学(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三、自读预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预习检测题)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的生词注音。怪诞(dàn)亘古(gèn)默契(qì)污秽(huì)炽痛(chì)嗥鸣(háo)谰语(lán)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炽痛:热烈而深切。炽,热烈旺盛。痛,深切地。  嗥鸣

3、:(野兽)大声嚎叫。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亘古:远古。亘,(空间上或时间上)延续不断。  污秽:肮脏的东西。3、了解作者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端木蕻良林﹑曹坪等。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辽宁昌图满族人。四、展示交流(预习检测)五、初读课文,合作探究(一)读课文1、教师范读(听课文录音)2、学生读(自由读/分组读/举手读)(二)探究学习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然段的内容)第一自然段:我常常想起

4、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自然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2、本文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本文还表达了对故土的强烈思念、热爱故乡、疼恨敌人,失去家园的悲伤和痛苦等情感。3、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答: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4、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答:我必须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六、再读课文(要求做到有感情)七、学习小结八、自测演练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炽痛( chǐ )嗥鸣(háo )斑斓(lán )谰语(l

5、án )    亘古( gèn )镐头(gǎo )怪诞(dàn )辘辘(lù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泛làn( 滥 ) 田lǎng(垄 ) yōu远( 幽 ) 污huì(秽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空白处。   ⑴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____C____(A、奔涌B、喷射C、喷涌)着血液一样。   ⑵ 这时我听到故乡在______A___(A、召唤B、呼唤C、呼喊)着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_______A_____(A、召唤B、呼唤C、呼喊)着我。她低低地______B_____(A、召唤B、呼唤

6、C、呼喊)着我的名字,声音那样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⑶ 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____A_____(A、平静B、宁静C、安静)。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二、细读研讨1、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呢?答: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有类似用法。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泛滥”

7、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讨论并归纳:“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这里表现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滥奔流,一发不可收拾。它比用“澎湃…‘涌动’”等词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表达作者极其强烈的思乡之情。3、怎样理解第一自然段中“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讨论并归纳: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从深层看。这是虚写

8、。在作者的心中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