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67312
大小: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11.《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方维国2017-5-10 1、知识认知目标: ⑴ 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⑵ 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⑶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能力形成目标: ⑴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多角度、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⑵ 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培养目标: ⑴ 通过学习本文
2、,领略春天的美。 ⑵ 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⑶ 培养学生珍惜青春,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教学重点与难点】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联系实际,寓情于景,学会方法,提高能力。【目标达成策略】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3、。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冬天过去是什么?春天是绚丽的,她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
4、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我们在学习《春》时,更多地是了解感知作者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景物之中的。 作者介绍,检查生字词。二、课文美读,赏析涵泳 1、教师播放配乐范读: 要求: ⑴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
5、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⑵ 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 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③ 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2、学生感知性朗读,朗读时注意情感的把握。 其他同学评说朗读情况,互谈感受。 学生理清文中的思路,勾勒轮廓。 盼春 (殷切、喜悦) 绘春 (清新、温暖) 春草图──草报春──生机勃勃春花图──花争春──—百花盛开 春风图──风唱春──—和风吹送 春雨图──雨润春──—轻柔宁静 迎春图──人迎春──—喜悦
6、希望 颂春 3、研读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⑴ 自主研读: 问题组: 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示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
7、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
8、、幸福,春天是含有深情的感觉。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