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57046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高层建筑接地系统监理的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层建筑接地系统监理的工作作者:天津华北工程监理公司郭斌 利用建筑物内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的优点是安全、可靠、使用期长、极少维修、节省资金、不影响建筑物的立面装饰等,这些都是工程中的常识。高层建筑物的防雷及接地装置主要包括接地网、引下线、均压网、防侧击雷带、防雷网(接闪器)等。本人从事监理工作已近十年,对高层建筑物施工现场中防雷及接地内涵有了更深体会和了解。 一、高层建筑内接地的种类 由于高层建筑有不同的功能,内部所安装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对于接地而言,一般有以下几种: 1、电力系统接地:稳定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工作接地,以及给涡流提供低阻抗电路降低对
2、地电位,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以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的保护接地。 2、弱电系统接地:除了稳定弱电系统电源正常运行的工作接地与电力系统相同的保护接地外,还有作为稳定参考点的逻辑接地和提供残余电荷泄放的电路,减少杂散信号的干扰和屏蔽接地。 3、防雷接地:为雷电电流提供泄放电路并减少雷击时所产生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保证人员及财产安全的接地。 4、防静电接地:提供静电电荷的泄放电路,防止带电体附近物体的静电感应,抑制带电物体电位上升。 上述四种接地中,前三种普遍用于高层建筑,最后一种则仅用于高层建筑内有产生静电的设备或对静电特别敏感的设备。静电接地的接地要求比前
3、三种低,往往前三种接地如能符合要求,适当进行静电接地就能满足第四种静电接地要求。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前三种的接地。 二、高层建筑综合接地的必要性 高层建筑中的电力、弱电和防雷接地这三个系统如要达到相互不干扰的要求,应该是相互距离20m。如要求彼此干扰较少,也至少要相距5m。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各种接地极间要达到这个距离非常困难,而且电力系统和弱电设备遍布在建筑物内,各种管道、金属构件和电力及弱电线路相距甚近,即使设法使各种接地极的距离达到要求,但由于纵横交错的金属管路、器件和电气线路,要做到互不干扰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将这些系统的接地极综合起来共同接地,使各种接地
4、有一个共同的参考点,这样才可以减少彼此干扰,达到电气安全的要求。高层建筑综合接地系统见以下示意图:高层建筑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 三、高层建筑综合接地施工过程中监理 1、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A为避雷针的引下线,如设计采用一般避雷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是否采用镀锌扁钢,且厚度不小于4㎜,最小截面积为48mm2 2、如采用特定接闪设备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则应要求按产品说明书设置引下线。以常用的球形接闪器为例,则应检查是否用特制电缆作引下线。当采用屋顶上网状接闪器时,可按设计要求利用柱内钢筋作引下线,专业监理工程师则应检查柱内钢筋是否跨接,且不少于三处,引下线间的距离
5、不大于18m。 3、根据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B及C分别为电力设备及弱电设备的接地干线。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是否按设计要求采用40×4mm2扁钢或25×3mm2铜排。 4、根据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E1层弱电设备的接地端子箱,对于商住楼等建筑,在住宅区域弱电设备相对较少,也可几层合用一个接地端子箱。E2为每层电力设备的接地端子箱,如该层电气设备较多,也可用多个接地端子箱。专业监理应检查每个接地端子箱都必须与接地干线B相连。 5、对采用电锅炉的高层建筑,设计时往往将电锅炉和空调设备置于顶层。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在顶层还设有变配电室,此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空调设备
6、室及变配电室是否分别设置了接线端子箱。而顶层的原有设备,如电梯的电器设备等还须设接地端子箱。 6、根据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H1及H2分别为35kv或10kv高压室接地端子箱。T为变压器室接地端子箱,这些部分的接地端子也可合并。D为总接地箱,如高层建筑规模较大,也可有几个总接地箱,但弱电设备接地干线C仅有一根与一个总接地箱相连。专业监理应注意这一点。 7、根据综合接地系统示意图,H1、H2及T可以通过总接地箱与地下基础钢筋网相连,也可分别与地下钢筋网相连。与地下钢筋相连的导体,应该使用二根40×4mm2的镀锌扁钢。S为雷击计数器,这一点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检查确认。
7、对于采用避雷网作接闪装置的建筑物不设S。 四、等电位联接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要点高层建筑等电位联接方式有总等电位连接和辅助等电位连接两种。 1、总等电位联接是将保护干线、接地干线、总接地箱、建筑物内引用管道和金属构件相连,来自建筑外的这类导电物体尽量在入口处联结,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联结线的截面不小于最大保护线截面的一半,且不小于6mm2,要求截面能承受与之相应的截流量。 2、辅助等电位联结是当采用自动切断电流法的条件不能满足时,就采用辅助等电位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