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56873
大小:1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原创)(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09.09(时间:120分钟分数:10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陶醉壶口尧山壁j到壶口看瀑布去!k然而,清晨出发时还很高的兴致,现在却渐渐被这漫长的旅途磨损了,加上黄土高原的平淡无奇,车厢内寂静下来,歌声笑语也被断断续续的鼾声取代了。l忽然有人从梦中猛地醒过来,惊呼雨来了。我们也确实听到隆隆的雷声。可窗外明明是风轻云淡,没有变天啊。司机笑着说,那就是壶口瀑布的响声。真是先声夺人,车上立刻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侧耳倾听。那声音好像火车出站,航班起飞,放炮开山。大家的心全被强烈地震撼着,内心的激动从
2、眼神里迸射出来。m车一停,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跳下去,快步走下岩磴,跑过石滩,来到面对瀑布的巨岩边。只见滚滚黄水从高高的崖头跌落下来,挟风带雨,雷霆万钧,溅起的水雾飘散在空中,蒸云弥漫,仿佛从水底冒出滚滚的浓烟。水底悬流激荡,这雾,这云,这烟,全部是黄色,散发着泥土气息,使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声如洪钟闷雷,震荡峡谷,气吞山河。n大家聚精会神,不知什么时候云破日出,这瀑布骤然亮起来,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那升腾的水雾因为阳光的折射幻化出道道彩虹,有的从天际插入,似A ;有的横卧河上,如B ;有的飘忽游移,C ;有的续续断断,D
3、。o我默立在瀑布面前,被这气势这风采惊得目瞪口呆,任飞溅的水花淋个痛快。我拜倒在这大自然的杰作脚下,不寒而栗,觉得自己这么渺小,骄骄二气荡然无存。我忽然领悟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灵感,明白了为什么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东渡抗日的将士们要选在这里誓师出征。p“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走到高处,观察壶口的构造。黄河从秦晋峡谷来。宽400多米,到这里骤然收缩,仅仅有四五十米,断崖落差40米,河槽真像一把巨壶,将每秒9000立方米的流量收入。就像诗中所说:“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壶口以
4、下的河槽很窄,不过一二十米,水急浪高,槽深流远,当地人称“十里龙槽”,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龙身穿凿而成。其实它是凭黄河自身的动力冲刷出来的。龙槽中的河水汹涌澎湃,仿佛一条蜿蜒浮游的黄龙,摇头摆尾,呼啸而去,有一种“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恢弘气概。q以前,我曾经多次看到过黄河: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它是平静的一湾;在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山东,它是平稳的漫流;而在这壶口我看到了它性格的另一面,巨大的落差,雄壮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看到了一条立体的黄河,一条完整的黄河,看到了它漫长的历史,看到了它丰富的内涵,得到了它的真传。
5、它的威力在我胸中鼓动,它的雄风在我血管内呼啸,它的精神在我眼睛里闪动。从今天起,我才成为一个真正的黄河的子孙。r壶口,天下第一壶,盛满了西凤、杜康,盛满了汾酒、竹叶青,盛满了陕北的米酒。当年灌醉了李白、王之涣,灌醉了光未然、冼星海,今天又灌醉了我,灌醉了我们大家。s啊!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1.文题是“陶醉壶口”,为什么第k自然段却要写游客兴致消减、鼾声断续?(2分) 2.第l自然段表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2分) 3.如果将“花团锦簇”、“扑朔迷离”、“彩桥飞架”、“长鲸饮涧”4个词语分
6、别填入第n7自然段的空缺处,该怎样安排?请将答案写在下面。(4分) A.B.C. D. 4.第s自然段说:“壶口,在你的怀抱里我陶醉了。”从全文看,“我”是被什么陶醉的?(4分)5.从结构、语言、主题、情感等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第r自然段的理解。(3分) 二、默写。(7分)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笃于时也。2、,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天下莫柔弱于水,。4、,兵之形避实而击虚。5、,一览众山小。6、,达则兼济天下。7、知己知彼,。三、诗歌鉴赏。(9分)寻陆鸿渐①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
7、菊,秋来未著花。扣门③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有《茶经》传世。②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③扣门:叩门。1、从体裁看,本诗是诗。从全诗看,诗人拜访友人的时间是在(季节),诗歌的最后两句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恰为同趣。(3分)2、诗作中,诗人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3、诗作是从哪两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四、文言文阅读。(29分)(一)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
8、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