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

ID:41055682

大小:4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5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_第1页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_第2页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_第3页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_第4页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预防职务犯罪法律知识讲座 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确保党政干部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有效的减少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朝阳县人民检察院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有关法律知识讲座。下面进行第一讲:首先我们了解所讲的职务犯罪的概念,那么什么是职务犯罪呢?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职务犯罪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贪污贿赂、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在法学界也有将其称为公务犯罪。所谓公务

2、犯罪,要严格限定在刑法意义上的公务之内。我国刑法第93条对适用刑法从公务人员作了限定,这也同样是刑法意义上公务的限定。依照刑法93条的规定,所叙述的公务活动限定下列4分范围内。一是国家机关中的公务活动;二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的公务活动;三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人员所从事的公务活动;四是依照法律从事的公务活动。职务犯罪在我国刑法分则上具体犯罪的规定中凡是使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滥用职权”、“利用职权”的表述方式,一律在法条

3、前面冠有“国家工作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主体限制词。在我国刑法分则中共有11个法条冠有“国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93条规定“从事公务活动”的含义是法定化的表述。所以,职务犯罪的主体只能限定在刑法第93条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也就是说:职务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类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第二讲哪些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我国刑法第93条作了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

4、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根据刑法第93条规定,可以从两个层次上划分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1、国家工作人员依据刑法第93条第1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准国家工作人员准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刑法第93条2款规定的“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3种人员。(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所指的国有公司、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联营

5、企业和股份制中国家控股的公司,无论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均视为国有公司。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指上述单位中具有组织、管理、监督职资,或者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员。(2)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这里所说的“委派”是指在具有国有资产成份的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股价制公司中,国有单位为了行使对所参预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权,而派驻的管理人员。(3)其它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员虽然不是上述单位的人员,但依照法律规定从事一定的公务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

6、关于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作出后,明确了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七项行政管理工作,属于刑法第93条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具体的说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哪七项工作,属于依照法律从事公务?(1)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管理;(2)社会捐助公益事业款物的管理;(3)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4)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5)代征、代缴税款;(6)有关计划生育、户籍、征兵工作;(7)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前款规定的公务,利用职务上的便

7、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第382条和第383条贪污罪,第384条挪用公款罪,第385条和第386条受贿罪的规定。第三讲我国刑法把职务犯罪规定了几种类型?每种类型规定哪些罪名?以职务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为标准,可将职务犯罪大体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贪贿型职务犯罪。刑法第8章规定11个罪名,即: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受贿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款罪。第二种是渎职型职务犯罪。刑法分则第9章规定的渎职罪。共规定了33种罪名

8、,即: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机密罪,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枉法追诉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私放在押人犯罪,失职致使在押人犯脱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