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55408
大小: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第八课《成语故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语故事教材分析:本篇三则成语故事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安排的。主要是将某一深刻的道理融入叙事过程中,让读者从生动的故事里领悟事理,受到启迪.教学时可以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自相矛盾》整个故事先写楚人夸口和旁人的诘问,后写楚人的窘态,形象地表达出楚人话语中的矛盾。《滥竽充数》紧扣题目,运用对比,写齐宣王和齐湣王不同喜好以及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丑态和后来灰溜溜逃走的命运。《画龙点睛》围绕点睛前后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感受,特别是游客的心理变化,写出他们由点睛前的奇怪、怀疑到点睛后的惊叹。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
2、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情感目标: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深入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教学准备:1、画出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8成语故事三则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
3、呢? (1)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2)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2)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3)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4)指名读课文。三、指名书写。四、小组合作,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文本2、检查朗读课文,正音3、这三个成语故事分别写了什么?你有怎样的阅读感悟?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前后抵触
4、,不一致滥竽充数——没有才干画龙点睛——关键之举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其实是由三篇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作为起始课,着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精读课文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积累字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自学,从而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拟演讲课文内容。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关键词语。3、感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文本。2、感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1、熟读文本。2、做好阅读批注。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 1.认
5、读生字词。 2.填词。 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张口结舌”的意思。张开结舌可以用哪些词语代替?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3.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查字典: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
6、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用“总是”造句。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用“不要…而要…”造句。4、说一说生活中有像南郭先生那样的人吗? 4.朗读课文。四、精读《画龙点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1)点睛前龙是什么样子的? (2)张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造句:不是……而是……。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三则 自相矛盾 夸口 张口结舌
7、 滥竽充数 得俸禄 逃走了 画龙点睛 点睛 飞走了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本,让他们在相互合作探究中一步步完成任务,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完成情感体验。练习设计: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张口()舌惊叹不()乌云()布张牙()爪点()之笔滥()充数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1、近义词夸口——()推托——()惋惜——()2、反义词惋惜——()自相矛盾——()张口结舌——()三、按要求写成语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3、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