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54084
大小:23.5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5
《中秋节感怀美文六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秋节感怀美文六篇【篇一】又近一年中秋月明时,汩汩而来的中秋诗句再次涌上心头,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穿越了史历时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让人梦回故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千古绝唱,耳熟能详。月明之处即故乡,明月、月饼、亲人、故乡、或团聚,或遥寄,万物低头沉吟。被诗人演绎得有了一番新意境,让人更加思念亲人。人就是这样,思念总在中秋涨潮,无论是沃野千里的金黄稻浪的北大荒,还是秋风缠绕的高林立下日新月异的城市,那冥冥中的思念会冲破一切藩篱,履约如期而来,千古婵娟,心驰神往,而家是
2、离心最近的地方。苏轼在《中秋月》中说过:“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把“月”和“家”统一在思念的中秋之夜。于是,涨潮的思念不容错过。思念从来都是双向的,是暗香两地的,跟着思念回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有的思念在中秋之夜完美对接。忙过了春,走过了夏,一年的收成就总在月圆中秋定格,我们走进中秋,咬一口习习秋风,淌出的是丝丝凉爽;尝一口甜甜秋意,流出的是缕缕思念;品一口楚
3、楚秋景,涌出的是脉脉金黄。这是农历里的金黄,也是汗水流淌出的金黄。当这种喜人的金黄立在八月十五的高岗上,她能俯瞰遍地的成熟庄稼,还能遥望高悬的如盘圆月,内心深处所有的向往和诗意,都从唐诗宋词中喷薄而出,沿着千百年的传统,淌进中华的万户千家。一年收成就在这种传统里定格!人心是块大田地,心随着桂花开了,香了耕耘,又满了粮仓。中秋就这样担起农人深邃的收成。八月十五月圆时,那古老的风俗总在中秋美好,在中秋,吃不完的是月饼,赏不完的是圆月,写不完的是诗赋,叙不完的的是亲情,这传统风俗,让我们能够抛弃一切,在月下想起故乡,思想以下,苍生以
4、上,都能还原成朴实的生活。平静幸福地享受生活,把中秋当成一个最美节点。唐代李朴在《中秋》中写道:“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好一个“一轮满,千里明”呀。一年的中秋又近了,她以最纯朴思念和金黄收成结合的本色,染就了人间万物,难怪流金满眼暗香一地。【篇二】“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秋天到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到了……过去的15年里,一到中秋节,家里很热闹,一是因为公公过生日,二是因为中秋节之后就开始的秋收劳动。公公的生日是中秋节,从我结婚到公公过世,15年里,每到中秋节,姐
5、姐,姐夫,外甥们都会早早的赶到公公家,杀鸡、炖肉、切西瓜……忙的不亦乐乎。公公少言,就是一直乐呵呵的看着我们忙活。晚饭是最热闹的,皎皎的月光,穿过窗子,照在公公微醺的脸上,他依旧很少发言,只是乐呵呵的看着我们。我们几个却是开心的很,大姐夫总是不能喝酒却能挑事,每一年都会被我找到破绽而多罚几杯,二姐夫能喝白酒,但是掺点红酒就开始话多,二姐喝啤酒没醉过,大姐却是滴酒不沾,孩子们从喝饮料到喝啤酒,一年一年的都长成大人了。席间,男人们开始安排秋收的事宜,想着满地黄澄澄,金灿灿的稻子,憧憬着丰收后的粮堆有多么壮观,自然就会再来一杯呀!“
6、酒不醉人人自醉”,灯火阑珊,大家酣然入睡。第二天便投入到紧张的秋收工作中,北大荒的秋收真是得抢,雪花总是在公公将最后一把稻穗拾回家之后飘然而至。整个秋收,大家忙而不乱,急而不躁。左邻右舍的都说,看看老王家干活真是顺当。我们自己也觉得不管干什么都很顺利,这应该是中秋节那晚的统筹安排吧。去年春天,公公去世了。去年的中秋节大家没有像往年那样,没有一天的忙碌,没有丰盛的晚宴,也没有大家的推杯换盏,因为婆婆在外地陪正在上高中的孙女,只有我跟爱人晚上赶去,到外面随便点了几个菜,吃了一顿最安静的中秋宴,中间姐姐们,外甥们打来电话祝婆婆中秋快
7、乐,但是每个祝福之后总有一点黯然伤神。今年的中秋马上就到了,满地金黄的稻子已经成熟,紧张的秋收工作已经开始。今天早上,爱人边洗漱边跟我说:“明天你休息,做几个菜,我叫姐姐姐夫到家吃饭,商量商量秋收的事吧!”“没了咱爸的中秋节真是……”他嘟囔着。“好的,我准备。”我赶忙答应着。唉!又到中秋月圆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现在才清清楚楚的理解这句话中的哲理。也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美好的祝福送给所有的亲人吧。【篇三】从街头及大小超市、商店那众多而琳琅满目的月饼就能看出,中秋节是中国人除春节外最被重视的传统节日,
8、因此,月饼成为八月十五人们走亲访友及家庭必备的食品,在人们看来,吃不吃不重要,在意的是团圆节的那份思念与牵挂。说起月饼来,我上六年级时,还有一次做月饼的经历。七十年代,学校时兴学工学农运动,工农兵进了校园,我们班的辅导员是加工厂的副连长,北京青年,于是我们全班就到家工厂学做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