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43105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5
《xx年抗旱浇麦活动总结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总结范本:_________xx年抗旱浇麦活动总结范文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页共6页xx年抗旱浇麦活动总结范文按照院里的统一安排部署,面对严峻旱情,科学应对、不等不靠、全力以赴、顽强拼搏,积极组织全所广大干部群众抗旱浇麦,展开了一场抗旱保苗夺丰收的攻坚战。所主要领导多次到第二基地等试验地的麦田、菜田查看旱情,召开专题会议对抗旱浇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职工及时科学灌溉。截止目前本所第二基地等试验地小麦、蔬菜、果树等作物已基本浇灌一遍,有效的缓解了
2、旱情,为粮食再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度重视,成立抗旱浇麦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我所抗旱浇麦工作,在2月9日全院召开抗旱浇麦工作会议,传达了温总理视察河南抗旱浇麦工作讲话精神之后,园艺所成立了由徐小利所长任组长、主抓科研工作的张晓伟副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浇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多次亲临一线,督促抗旱进度,指导浇水灌溉,不惜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极大鼓舞了广大职工的抗旱积极性。2.因地制宜,切实提高抗旱效果。针对第二基地浇水条件落后的情况,不等不靠,积极购买水泵、水管等设施,并找来电工架设线路,充分利用水泵、喷灌机和水管等水利设施进行引水浇灌。在科
3、学浇水的基础上,采取中耕除草、补施追肥、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综合春季管理措施对已灌溉麦田、菜田等,要求地面稍干后,及时中耕松土保墒,并依据苗情酌量追肥,确保灾年丰收,使抗旱工作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良好收益。第3页共6页3.密切配合,加强抗旱工作力度。抽调四个课题组的部分人员,由抗旱浇麦领导小组带队,轮流到第二基地进行抗旱浇麦。各课题密切配合,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革命精神,加班加点,深挖渠道,及时清理井、渠淤泥杂物,使抗旱设施尽快投入使用,充分发挥效益。所办公室人员在事多人少的情况下,也同科研人员一起,齐心协力,对麦田、菜田进行浇水灌溉,全力投入抗旱保苗的各项工作之中。4.落
4、实责任,务求工作得到实效。为切实做好当前的抗旱浇麦及麦田、菜田管理工作,抗旱浇麦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行动迟缓的科室,给以通报批评,确保思想统一,行动迅速,措施到位。在全省旱情形势严峻的时刻,以旱情就是命令,浇麦就是职责为宗旨,不等不靠,深入前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力降旱魔。目前,本所第二基地等试验地小麦、蔬菜、果树旱情均已解除或基本解除,为作物正常生长奠定了良好的水肥基础。在我所抗旱浇麦领导小组的认真领导下,抗旱浇麦保苗工作已初战告捷!第3页共6页xx年护卫人员个人工作总结今年6月12日,市卫生局杨局长在全市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深化“满意在卫生”活动动员大会上发表了重
5、要的讲话。回来后我院积极部署,响应号召,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杨局长讲话和医院实施意见,并学习了鲁卫医发[xx]13号文,根据我院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问题制定计划,拿出具体措施,落实整改便民措施,取得阶段性胜利。下面就是本人的个人工作总结一、顺应形势,提高我院职工人文素质第5页共6页杨局长在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深化“满意在卫生”活动动员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下工夫,作文章。并提出具体要求: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礼仪教育以及文化建设,会后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首先我们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要求在工作中、生活中认真实
6、践,从而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了我院职工的道德修养。今年5月中旬以科室为单位开展了医务人员礼仪培训活动。通过开办培训班的形式,使医护人员掌握现代医疗护理基本礼仪,用礼仪观念、礼仪准则规范医务人员的言行,从而将礼仪融入日常工作及生活中。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我院职工的个体素质和文明水准,树立了我院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促进了我院医疗服务的全面提高。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我院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文化建设。一方面,根据单位特点和发展目标,提炼和培养“团队精神”,在干部、职工
7、中形成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行为,全力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进去氛围,并以此来凝聚大家的力量。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先后以“文艺晚会”、“舞蹈学习”等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在浓厚而健康的文化氛围中陶冶了情操,不断提高了文化素质,增强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改进医疗服务,推动医院管理第5页共6页要想建立起适应群众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就必须改进我们的管理。长时间以来我们存在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味强调“硬件”建设,即强调医疗器械的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