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42513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4-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2、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恐龙图片导
2、入。2、介绍作者。二、整体感知集体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说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明确: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南极的呢?明确: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明确: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4、南极洲发现恐
3、龙化石证明了什么?明确: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据。5、我们现在已经明确了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那么它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明确:提出疑问——寻找答案——得出结论(逻辑顺序)三、研读探究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科普文说明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而要把说明的内容介绍清楚,还要讲究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1、说说文中主要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例如:a、地球上所有冰的9/10都在南极。(列数字,通过具体可感的数字说明了南极覆盖的冰之多。)b、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打
4、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极洲寒冷的特点。)c、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下定义,准确地给“泛大陆”一个科学的解释等等。)四、拓展延伸1、课文的说明内容是由一种现象所推想到的,它阐述了两个不同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和互相影响。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象,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例如:牛顿由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烧开的水发明了蒸汽机;阿
5、基米德由洗澡时人会浮起来发明了浮力等等。2、推荐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的《生命进行曲------高士其作品选》。并摘录了书中两段文字欣赏。如在《菌儿自传》的开头,微生物作自我介绍:“我的身躯是那么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棵白菜……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合群,所以变来变去总是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微生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既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又消除了读者对细菌的陌生感。又如,
6、在《我们的土壤妈妈》中,高士其把土壤比喻为“地球的肺”、“地球的肾”、“地球的胃”、“地球的肝”,用“肺”、“胃”、“肝”的功能来表述土壤复杂的化合反应而产生的积极作用,其比喻之贴切,令人拍案叫绝!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科普小短文。(如眼睛为什么要近视?保温瓶为什么会保温?等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