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2019怎样撰写读书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怎样撰写读书报告 所谓读书报告就是报告读书的心得和收获的一种应用文体。读书报告的写作以认真读书为前提和基础,只有在认真读书、把握原著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之后,才能写出好的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标题 主要有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所读书籍或篇目名称+文种构成。如:“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邓小平南巡谈话读书心得”。 2.双标题。由正题和副题构成。正题揭示主题,副题起补充交代作用,由所读书籍或篇目名称构成。如: “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共产党宣言读书报告” 二、署名 主要有两种方式。
2、一种以题注形式标注。即在标题之下签署作者的专业、年级、学号和姓名。这种形式与论文署名方式相同。另一种是以落款方式签署,这与书信体的落款相同。 三、正文 读书报告的正文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概述所读书籍或篇目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内容。这部分一般又由三方面内容构成: 第一,简介所读书籍的出版社、出版年。如果是以教材形式出现,还应介绍主编。如果是读其中的一篇文章,同时还要交代所在具体页码位置。如: 所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出自王令金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及导读》176——225页。
3、第二,交代所读书籍或篇目的写作背景和写作原因。 第三,简要介绍所读书籍或篇目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结构。如《共产党宣言》共分四章,各章的中心内容主要是??。 以上三个部分内容,可能第二部分学生写起来有一些困难,可以不涉及,但是第一和第三部分不可缺少。 读书报告第一板块的写作文风是客观叙述,不写作者的主观评价,即“述而不评”。这部分内容从篇幅上看,不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一。 读书报告正文的第二部分,评价所读书籍或篇目的理论价值和意义,重点写出作者的读书心得、体会和收获。这部分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列小标题形式分别阐述。该部分内容从
4、篇幅看一般应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二。 这部分的写作文风是夹叙夹议,述评结合。 应该注意:学生在评议时,表达要适当,措辞要得体,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大话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整篇读书报告的文风以平实为主,不能运用大量的太华丽的语言进行空洞的描写。 关于读后感的写法 随着“教师读书工程”的深入开展,“读后感”作为读书活动的深化与延伸,越来越频繁的成为广大教师的写作形式。当前教师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但是高质量的读后感比较少见,究其原因,许多老师还不十分了解读后感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方法。要写好读后感,应该了解和把握好
5、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它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等等。 2、写作读后感的一般步骤 ①在读完有关作品后,先确定自己所要抒发的“感”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引述,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和充分地挖掘,引出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想和体会,亮出观点。 ②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巧妙
6、设喻、或正反对比,对自己的“感”点进行分析、论证,证明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③注意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阅读材料,用原材料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谈出你的“所感所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④最后照应开头,再次用原阅读内容中的情节或语言对文章进行“点缀”,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或者倡议。 3、写作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读后感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也不同于思想评论,更不同于作品
7、评论。读后感是“借题发挥”,是在读后的基础上阐发的感想,必须从作品的某一方面受到感触、得到启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展开的议论。这种议论是由作品引出,但重点不在作品之中而在作品之外。所以写作时必须.在具体写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处理好“读”和“感”的关系,做到“读”“感”结合。 “读”是基础,“感”是延伸,“感”从“读”中来。所以首先要读懂原作,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原作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读懂原作,才能真有所“感”。万不可在对原作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随便发表感想。 ②处理好“思”
8、和“感”的关系,做到由“思”到“感”。 “思”,即认真分析、深入思考。“思”是“感”的酝酿过程,是“感”的深化手段,有了“思”,才有可能使“感”既紧扣原作,又能联系现实,做到观点明确、深刻感人。所以,写读后感除了“读”以外,一定要作思考,即从原文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所历所见的、与书中相近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