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Jni中C++和Java的参数传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Jni中C++和Java的参数传递JavaNativeInterface(JNI)是Java语言的本地编程接口,是J2SDK的一部分。在java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JNI实现一些用java语言不便实现的功能。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我们需要使用JNI来实现。1.标准的java类库没有提供你的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功能,通常这些功能是平台相关的。2.你希望使用一些已经有的类库或者应用程序,而他们并非用java语言编写的。3.程序的某些部分对速度要求比较苛刻,你选择用汇编或者c语言来实现并在java语言中调用他们。在《java核心技术》中,作者提到JNI的时候
2、,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JNI技术,一方面它需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可以驾驭,一方面使用了JNI你的程序就会丧失可移植性。在本文我们跳过JNI的底层机制,读者最好先把它想象为本地代码和java代码的粘合剂。利用VC++6.0实现JNI的最简单的例子最近项目中设计到JNI的技术,对于VC++我是一知半解.JNI是知道和Native方法的接口,从来没用过.但是摸了一会,还是感觉有点门路,搞定了JNI的难题以后,对于自己这点小小的进步不敢隐瞒,公开出来给还不了解的兄弟们作个参考.Java中使用JNI调用DLL1 编写范例文档Public class
3、TestNative{ Private native int add(int x,int 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Native hh = new TestNative(); int r = hh.add(30,2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r);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DLL_0305"); }}其中LoadLibrary中的DLL文件名称可以随便定.只要做
4、好的动态链接库改名成这个字符串就可以了.而native函数的来源就是该动态链接库.2. 做好该步准备以后,用javac TestNative.java生成.class.检验语法.3. 语法检查通过以后,用javah TestNative生成.h的C头文件.4. 打开VC++6.0,新建->; 工程 ->; win32 Dynamic-Link Library .在向导中选择空工程.5. 把刚才javah生成的那个头文件加入工程 .然后 文件->;新建->;textiles 自己做一个.c文件.实现自己的native函数.清单如下:#includ
5、es;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TestNative_add (JNIEnv *ev, jobject obj,jint x, jint y){Return x+y;}备注:A 其中的jni.h通常在 jdkinclude 可以先拷贝到VC安装目录下的include目录下.一劳永逸,以后可以方便使用JNI技术.B 全部的数据类型需要考虑Java和VC的接口问题.用jint jstring 等.C 函数名称和自动生成的.h文件中规定的一致.命名规则是: Java_使用类_方法名 6 全编译一
6、下工程.如果没有出错,则此时生成动态链接库成功.把动态链接库拷贝到TestNative.java所在的目录上.7 运行java TestNative看结果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参数进行处理转换。才可以被C/C++程序识别。比如我们在C++中有一个结构(Struct)DiskInfo,需要传递一个类似于DiskInfo*pDiskInfo的参数,类似于在C++这样参数如何传递到Java中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C++到Java中方法的一些常见参数的转换:定义NativeJava类:如果你习惯了使用JNI,你就不会觉得它难了。既然本地方法是
7、由其他语言实现的,它们在Java中没有函数体。但是,所有本地代码必须用本地关键词声明,成为Java类的成员。假设我们在C++中有这么一个结构,它用来描述硬盘信息://硬盘信息Struct{Charname[256];Intserial;}DiskInfo;那么我们需要在Java中定义一个类来与之匹配,声明可以写成这样:ClassDiskInfo{//名字PublicStringname;//序列号Publicintserial;}在这个类中,申明一些Native的本地方法,来测试方法参数的传递,分别定义了一些函数,用来传递结构或者结构数组,具体
8、定义如下面代码:/**//******************定义本地方法********************///输入常用的数值类型(Bo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