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25953
大小:2.75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8-14
《普通微生物学-第01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原核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仅作为教学大纲的补充进行辅助学习第第章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型:病毒、亚病毒微生物古生菌原核微生物真细菌细胞型真菌(酵母、霉菌等)真核微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原核微生物:广义的细菌,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广义的细菌,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①细菌④支原体三菌②放线菌三体⑤立克次氏体③蓝细菌⑥衣原体几种原核
2、微生物的异同点真细菌特点共同点细菌细胞细短,一般呈杆状、球状和螺旋状①细胞核无核膜包裹;放线菌呈丝状生长②只存在称作蓝细菌体积比细菌大,形态核区的裸露多样。含有叶绿素a,DN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③单细胞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支原体细胞内寄生的小型原立克次氏体衣核微生物原体主要内容第第节一节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第二节原核微生物的代表类群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本节主要内容细菌的个体形态形细菌的大小态细菌的群体形态G+革兰氏细胞壁染色法-细菌细胞的细胞膜G一般构造细胞质细菌细胞的内含物构构造及其功能核区造细菌细胞的①糖被;②鞭毛;③菌毛;④性特殊构造
3、菌毛;⑤芽孢;⑥伴孢晶体二分裂繁裂殖三分裂殖复分裂牙殖细菌细菌(Bacteria):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细菌的形态(一)个体细胞形态(显微镜下)(二)群体菌落形态(肉眼观察)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细菌的个体细胞形态基球状(Coccus)本形杆状(Rod)态螺旋状(Spirillum)自然界中杆菌最多,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杆菌的基本形状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短杆菌长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螺旋菌螺旋状的细菌,称为螺旋菌。螺旋不
4、满一圈称为弧菌(vibrio)满2~6环称为螺菌(spirllum)旋转周数在6环以上的称为螺旋体(spirochaeta)。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C字或逗号,鞭毛偏端生。螺旋菌:菌体回转如螺旋,螺旋数目2-6环。鞭毛二端生。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螺旋体:螺旋数目大于6环,菌体柔软,无鞭毛,大多数是致病菌。细菌的大小细菌大小测量:显微测微尺细胞大小表示:直径×长,单位:微米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0.5~1m(直径)0.2~1m(直径)×1~80m(长度)0.3~1m(直径)×1~50m(长度)(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
5、)细菌的群体形态固体培养基: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菌苔:大量细胞密集生长,结果长成的各“菌落”连接成一片。费氏志贺氏菌铜绿假单粘质沙雷氏菌沙门氏菌孢细菌细胞形态和菌落形态的相关性单细胞生物,没有形态、功能上的分化,细胞间充满毛细管状态的水特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的颜色一致。菌落(群)的其他形态液体培养基:多数混浊、少数沉淀,好氧菌呈浮膜状或环状。半固体培养基:各养各种细菌均有特殊的培养形状,对菌种鉴定十分重要。细菌细胞的构造一般构造: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特殊构造:部分
6、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构造细胞壁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细胞壁的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所必需,鞭毛运动的支点;③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分子量>800)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无细胞壁的细菌L型细菌在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支原体支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细胞膜具有甾醇,故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细胞膜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或质膜
7、,是紧贴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约7~8nm。(1)细胞膜化学组成(20~30%磷脂和50~70%蛋白质)(2)细胞膜结构(3)细胞膜功能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②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③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④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⑤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⑥脂质双分子层犹如一“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状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1972年,辛格(J.S.
8、Singer)和尼科尔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