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16117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4
《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备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教科版科学四上《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备课教案三、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溶解》中的第三课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新。提到溶解,学生总是先想到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在原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水和酒精的混合”及“水和油的混合”,这两个活动分别研究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但是不容易观察到溶解的过程。而修改后的教材则换成了易观察的胶水和洗发液,引导学生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溶解
2、的过程。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液一开始是沉入水底,并蜷缩在杯底。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进行比较。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本课教材的第二个活动是醋、酒精、食用油分别与水的混合,这两个活动均为其他液体与水的混合,但活动一为溶解,活动二有溶解和不溶解。而且同为溶解的,溶解的状态也不同。活动一的溶解强调过程的观察,胶
3、水、洗发液粘稠度、比重与水有较大区别,过程易观察:先沉下,再一缕缕扩散,可联想到高锰酸钾并与之比较。活动二的“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洗涤剂”是其他液体与其他液体的混合,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些液体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在别的液体中。对原教材有所拓展。这一课选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在充分调动学生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溶解概念。(二)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
4、,另一些液体则不能。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四)教学准备1、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材:水槽、1个玻璃杯、3支试管、试管架、两把勺子、1根搅拌棒、3个瓶子、胶水、洗发液、染红的酒精、醋、食用油、实验记录单;2、教师的实验器材:高锰酸钾、装有清水的玻璃杯、搅拌
5、棒、洗涤剂。(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A、复习旧知,引入探究主题1、同学们,老师往这杯清水中加一勺高锰酸钾会发生什么现象?搅拌一下会怎样?2、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高锰酸钾溶解了?(也就是说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看不见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并且没有沉淀物,高锰酸钾就在水中溶解了。)3、像食盐、糖等固体可以在水中溶解,那么液体呢?如果我们把液体也倒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这堂课所有的实验都是有关溶解的,而判断的依据是溶解的定义。因此,在课始我设计了
6、“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是否溶解,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即溶解的定义”一环,一方面巩固上堂课的旧知,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也为本堂课的学习铺垫了一个良好、扎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很快地进入状态,自主探究,学习新知。)B、活动一:探究胶水和洗发液倒入水中的现象,积累经验1、(取出胶水和洗发液)这是什么?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3、汇报。教师板书: 实验方法 预测 胶 水和水
7、 上浮 洗发液和水 下沉4、学生分成三步实验,验证猜测。(每组选择其中一种液体进行实验。)(1)倒出一勺的胶水或洗发液倒入装有水的玻璃杯里,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在水中是飘浮还是下沉。当杯子静静地放着时,胶水或洗发液是怎样扩散的,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单上。(2)记录好之后,再用小棒轻轻地搅拌一下,你又会看到胶水或洗发液产生什么变化,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实验单上。(3)最后用小棒充分地搅拌,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吗?溶解过程胶水洗发液怎样进入水中在水中是飘浮
8、还是下沉在水中怎样扩散小棒轻轻地搅拌一下,产生了什么变化小棒充分搅拌后,是否溶解(设计意图:活动一安排的胶水和洗发液,粘稠度比较高,特别是胶水,这两种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非常容易观察,是本课的重点实验。而教学目标里要求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是本课的难点,因此在本环节的实验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一步一步、仔细地完成实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又能使学生按照事物演变的顺序——从刚开始是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