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鱼山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新课标版

山东省聊城市鱼山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新课标版

ID:41012458

大小:17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3

山东省聊城市鱼山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鱼山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鱼山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鱼山中学2012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序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学发展简史:①古代:火(改善了人类生存的条件);翠绿色的孔雀石(人类首次利用物质化学变化);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造纸和早期的烧瓷都说明了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利用化学;②近代:原子分子论(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使人们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规律可循);③现代:纳米技术(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

2、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物质的变化、性质:(1)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联系是:化学变化发生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发生的同时却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位置等的改变,化学变化常伴随着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等现象。(注意:现象不能作为判断的

3、依据。)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来源:学#科#网Z#X#X#K]有新物质生成从分子、原子角度分子本身不变,原子也不变但分子、原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发生改变,但原子不发生改变,但原子重新组合伴随现象形态、状态等发生改变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等举例①冰雪融化②矿石粉碎③石蜡熔化④水结成冰⑤汽油挥发①铁生锈②呼吸③燃烧④食物腐败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而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2)性质:

4、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这种性质需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①常见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溶解性、潮解性等。②常见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腐蚀性、金属活动性、易分解、易生锈、稳定性等。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

5、变所呈现出的性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区别感官和仪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举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4、蜡烛燃烧实验;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一)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⑴普通蜡烛的外观为圆柱形固体,乳白色,手感滑腻,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⑵蜡烛被点燃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最明亮,焰心温度最低,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变黑。⑶蜡烛燃烧时,用一冷而干的

6、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倒转后倒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⑷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蜡烛蒸气形成的白烟,点燃白烟,则蜡烛再次被点燃。(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吸入空气呼出气体结论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来源:Z*xx*k.Com]无明显浑浊明显浑浊,产生白色沉淀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吸入空气多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继续燃烧木条熄灭呼出气体中O2比吸入空气少对玻璃片呼气表面干燥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吸入空气多5、学习化学的

7、重要途径——科学探究①实验的分类: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拉瓦锡首次在实验中引入天平,使化学实验由定性向定量发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试验。②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方向)→猜想与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搜集证据(对记录的搜集、归纳和整理)→解释与结论(结论要针对假设)→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③观察实验的方法: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以及变化时所发生的现象。注意:及时记录,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6、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容器。①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

8、——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可以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③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④导致试管破损的原因——用焰心加热;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向下;制取氧气结束时,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没有预热;(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俯视实际值会偏小,仰视实际值会偏大。量筒的精确度为0.1毫升。在量取液体时,先倾倒,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所需刻度。(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