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

ID:41010269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3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_第1页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_第2页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_第3页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_第4页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化学镀化学镀<<隐藏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电子工艺技术990507电子工艺技术ELECTRONICSPROCESSTECHNOLOGY1999年 第20卷 第5期 Vol.20 No.5 1999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与应用黄昌明  摘 要:报道一种在铝合金元件上实施化学镀镍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改进的锌酸盐溶液中经二次浸锌处理后,以碱性化学镀镍作底层,然后进行酸性化学镀镍,能在铝合金(LY12cz、LD31等)表面获得光亮的、具有优异附着力和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及其综合物理、化学特性的化学镀镍(Ni-P)层。  关键词:铝合金;

2、二次浸锌;化学镀镍;附着力TechnologyandApplicationofElectrolessNickelonAluminumAlloysHUANGChang-mingElectronicsThe29thResearchInstituteofInformationIndustryMinistry,Chengdu 610036,China  Abstract:Reporttechnologymethodofelectrolessnickelonaluninumalloys.Afterbeingimmersedinzincatesolutionim

3、provedtwotimes,takingalkalineelectrolessnickelasthelaying,thenimplementingacidelectrolessnickel,itcanbegotthattheelectrolessnickellayerwithbright,excellentadhesion,goodcorrosionpreventionandsynthesisphysicalchemistryproperties.  Keywords:Aluminunalloys;Immersedinzincatesolution

4、twotimes;Electrolessnickel;Adhesion  笔者从1996年开始进行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经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一种既能满足电子设备微波元件外表装饰要求又具有良好物理化学特性(可焊性、耐磨性、三防特性、高低温特性等),而且附着力优异的铝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小槽(25L)生产考验后,已于1998年安装了一条小型手动化学镀镍生产线,该生产线具备镀液自动控温、压缩空气搅拌、循环过滤、去离子水漂洗等功能,特别是配置了镀液自动分析和补充仪(美国WALCHEM产品),它能保证工作过程镀液成分和pH值始终保持在正常

5、工艺范围,从而保证镀层质量可靠。该生产线已成功地应用于镀覆引进放大器铝腔体以及微波开关,振荡器和天线馈电架等,满足了设计要求,使用效果良好。  本文对该工艺体系作一简要总结,重点报道二次浸锌和碱性化学镀镍工艺的确定,酸性化学镀镍工艺的优选以及镀层主要物理化学特性。file:///E

6、/qk/dzgyjs/dzgy99/dzgy9905/990507.htm(第1/8页)2010-3-2218:28:57电子工艺技术9905071 二次锌酸盐处理  众所周知,铝上电镀(或化学镀)存在许多困难,由于铝化学性质活泼,电化学电位很负(E=-1.66V),对氧

7、有高度亲和力、极易氧化;铝的线膨胀系数比一般金属大(24×10-6/℃);它又是两性金属,在酸碱中均不稳定,化学反应复杂;镀层有内应力,因而铝上电镀(或化学镀)能否成功,关键是要解决附着力问题。  铝表面的氧化膜经酸碱腐蚀去除后,在空气或水溶液中能迅速重新生成。为此,铝上电镀必须进行特殊前处理,其目的在于去除这些氧化膜,使其不能重新形成,并迅速赋予一层薄而均匀的金属镀层作为进一步按正常工艺电镀的底层。可见,能否置取这样一层理想的金属层乃是获得铝上电镀(化学镀)层附着力良好的工艺关键,习惯置取该金属薄层的工艺方法有浸锌酸盐法、浸锡酸盐法、电镀锌法、磷酸

8、阳氧化法等。浸锌酸盐法由于Zn在强碱溶液中呈络离子存在,它的电位变得比简单盐中的Fe或Ni负得多,与Al十分接近,因而当Al浸入锌酸盐溶液中能得到较薄的均匀Zn层,有助于与铝基体牢固结合,这正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主要原因。  两次浸锌处理比一次浸锌处理而言,它能降低Zn含量,使Zn层结晶更细致。有作者经扫描电镜(SEM)观察证明,第一次浸Zn后能看到晶粒之间仍有未变化的铝表面区域,其锌酸盐膜结构呈网状、不连续分布,尺寸为0.2~1.0μm范围。而两次浸Zn膜比第一次浸Zn膜致密得多,晶粒度分布均匀,大致相同(150~300mm),看不到未镀覆铝表面,原

9、因在于除去第一层Zn膜后,重新形成的氧化膜比原先的氧化膜更均匀,故随后第二次浸渍Zn层易于均匀复盖上全部铝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