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

ID:41005439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3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_第1页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_第2页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_第3页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_第4页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对小学数学第八册应用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周耀/高善芹 【作者简介】周耀,高善芹,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材中应用题的编排一般情况下都是侧重于指导学生掌握解法、学以致用,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义务教育教材应用题的编排则努力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晓其所以然,侧重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就第八册而言,层次上,由较复杂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到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具有递进性与连续性;形式上,以想导学,培

2、养自学能力。以填空激趣,培养概括能力;以彩字或图形突出重点,形式活泼引导学生愿学、乐学;题意分析上,每例必图,努力突出线段图对解答应用题的作用,并借图表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作图、操作能力;解法上努力体现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练习形式上,设计做一做,作为课堂练习时分层随机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目的。 鉴于上面的认识,在进行九年义务教材应用题的教学时,应尽量体现编者意图,努力挖掘教材潜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侧重点、在练习形式上设计新颖化,进而达到掌握学法、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3、     一、例题教学体现侧重点,注重能力、习惯、品德的培养 九年义务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共安排了八个应用题例题,每个例题的训练目标都各有侧重。教学时,应尽量体现编者的意图,努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题多教,一题多训,一题多能,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1、指导口述算理,培养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视算理教学,还能将学生的内在思维与口头表达结合起来,既训练思维,又练习口语。如教学第六页例1:编筐小组每人每天编16个筐,照这样计算,5个人4天一共编多少个筐?当学生列出:165=80

4、(个)时,可追问:为什么用16乘5?根据是什么?80表示什么?对学生的清楚或含糊的表述,都应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以鼓励他们大胆说理。接着再问:80能乘以4吗(设疑、激趣)?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有根据吗?根据是什么?由于设疑新颖,学生的发言欲望很强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列出综合算式,并相互口述算理给同桌听,待学生掌握了表达算理的方法后,再指导学生自学第七页上的第二种解法,并用铅笔把横线上的分步列式算理、综合解答式填完整,并相互交流。   2、演示作图过程,培养操作能力 线段图示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它能把语

5、言叙述变为直观图示,化抽象为具体。本册教材的几个例题都安排了线段图示,直观、形象。教学每一道例题时,都应尽量地把每一线段图示的产生与每一部分的意思还原给学生,让他们看得真切、学得有序,并逐渐地教给作法,进而达到指导学法、培养能力的目的。如教学第14页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我先画出:┗━┛,告诉学生:我们可以用这条线段来表示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然后标上:每班40人,随后,又延伸一节同样长的线段,┗━┻━┛学生很快说出:表示两个班的人数。在此基础上,把

6、三年级人数线段图补充 附图,这时,学生头脑中已形成清晰的表象:这条线段表示三年级总人数,每班40人,共有4个班。同样的方法,还可指导学生自己作出四年级人数线段图:可进一步设疑:三、四年级人数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了,那问题呢?在图上怎样表示问题呢?在指导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再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标出问题: 附图 由于教得细而活,所以,学生学得扎实、轻松,在这以后的例题、习题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地提醒、指导学生作图分析题意,效果很好。   3、设计多种解法,培养求异思维 思维方式的逆向与求异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经

7、常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很有意义。如教学第九页例2: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在学生列出综合式:16058=4(米)并能口述算理后,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1608=20(米),如果能,你能说出它的意义吗?能再用205=4(米)吗?它又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把这两个分步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吗?这样一问一练,学生在不经意中便掌握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学生的思维求异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但由于它高度的抽象、

8、概括性以及复杂的联系性,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或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本册教材的例题在选题或叙述上,尽量避免了这一点,将语言通俗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力争再现生活,并通过语言的渲染和夸张,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教学第28页例3时,我仿照例3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