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

ID:40976410

大小:501.50 KB

页数:117页

时间:2019-08-12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_第1页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_第2页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_第3页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_第4页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六井施工组织施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本矿井田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岳村西部,西距新密市城区13公里,北距郑密公路2公里,已有柏油公路与之相接。其东面3公里与南面5公里处分别为芦沟煤矿铁路专用线和郑煤集团铁路专用线,向东南在新郑市与京广线接轨。乡镇及村庄间的简易公路纵横成网,交通十分便利。二、地形地势及水系该矿井地面为丘陵地形地貌,一般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局部有第三系岩层出露,冲沟纵横交错,地表一般为农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井田地面没有大的河流,东部和南部冲沟发育,沟内常年无水,仅雨季洪水季节有水流过,汇

2、入五星水库。三、气象与地震本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夏秋两季炎热多雨,冬春气温干旱,年平均气温14.3℃,最高气温41.3℃,最低气温―17.8℃。年降雨量为400--973mm,平均642.35mm,平均蒸发量2086mm,雨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风速一般3―4m/s,最大风速为22m/s。最大冻土深度18cm,最大积雪深度为20cm。117据河南省地震局地震资料,本区属低于六度地震烈度区。四、矿区概况该区由于表土层薄,煤层埋藏浅,井筒施工较容易,建设费用较低,故该矿区

3、有众多小煤窑开采。本井田东部为芦沟煤矿16井,并与新密市5对生产矿井相邻,其中北部为调运公司煤矿、国盛商贸公司桥沟煤矿,西北部为桥沟永舟煤矿,东北部为鸿兴煤矿、新发煤矿。本区工业主要以煤炭及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由于土地贫瘠,水土条件差,农作物产量较低。第二节矿井建设的外部条件一、井田周边相邻矿井情况区内煤矿开采历史悠久,井田周边目前有5家煤矿开采,多为乡镇办的小煤矿,均位于浅部煤层露头附近,年生产能力能力均为0.06Mt/a。二、交通运输及水源、电源芦沟煤矿26井位于新密市岳村西,西距新密

4、市城区13公里,北距郑密公路2公里,均有柏油公路与之相接。其东面3公里与南面5公里处分别为芦沟煤矿铁路专用线和郑煤集团铁路专用线,向东南在新郑市与京广线接轨。乡镇及村庄间的简易公路纵横成网,交通十分便利。本矿井可供选择的水源,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水以及生产期间的井下117排水,寒武系及奥陶系含水层赋存厚度大,岩溶裂隙发育,含水丰富,水质较好,是较可靠的供水水源;井下排水经处理后,也可作为矿井供水水源。本矿井在主井工业场地设计一座6KV变电所,其6KV电源为双回路,均引自岳村35KV变电站,导线为LGJ-150

5、,长度为1.5Km。副井工业场地设6KV变电所,其6KV电源为双回路,均引自矿井主井工业场地6KV变电所,导线为LGJ-35,长度为1.0Km,电源条件可靠。第三节地质概况一、地层该区属半掩—掩盖区,地层多被覆盖,仅本区冲沟内局部零星见风化的泥岩露头,根据地表和钻孔揭露情况,该区地层由老而新分别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太原群和二迭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为含煤地层。(一)、寒武系中、上统(∈2+3)出露范围在井田外围西南部,呈北西西,南东东向零星分布,依次为:寒武系中统(∈2

6、),岩性以厚层状、鲕状及竹叶状灰岩为主,间夹薄层黄绿色页岩,含页虫化石,厚190m。上统(E3)浅灰色白云质灰岩,顶部具不规则白色燧石结核,底部含长山石,厚206米。全系厚约390米。(二)、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出露于井田北部及西南部,岩性以灰色石灰岩为主,性脆、致密坚硬,含有方解石。厚约70米左右。与下部地层呈假整合接触。117(三)、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出露于井田北部。岩性分三部分:底部为铝质泥岩,局部含红色“山西式”铁矿薄层。中部为铝土矿,呈层状,灰色,致密坚硬,比重大,具鲕状—豆状结构。顶部为

7、浅灰色铝土质泥岩。全区发育,层位稳定。组厚0.79—18.26米,平均厚度7.69米,厚度变化大主要受沉积基底凹凸不平所控制。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四)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下界为本溪组铝质泥岩顶,上界止于L9石灰岩,根据钻孔揭露资料厚60.0—90.0米,平均厚66米,按岩性组合特征,将太原群划分为三个岩性段。1、下部灰岩段下自一1煤层底板,上至L5灰岩顶面,包括L1-L5五层灰岩及其对应的一1-一5煤层,其中一1煤层大部分可采。L1—L3灰岩常合并为一层,构成一1煤顶板。本段厚20.35—44.0米,

8、平均厚28.01米,与下伏本溪组呈连续沉积。本段主要含水层L5灰岩一般厚0—8.63米,平均厚5.51米,全区较稳定,地表与各钻孔均可见到,呈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有黑色燧石结核为本段的辅助标志层。2、中部砂泥岩段下自上部灰岩段顶,上至L7灰岩底,包括L6灰岩和一7煤层,L6灰岩,L6灰岩有时相变为中组粒砂岩、粘土岩、煤层组成,含有较多的植物化石。段厚10—40.8米。平均厚25.36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