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55644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利用有效生成,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利用有效生成,构建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和筛选有效的生成并及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让语文课堂更有效、更精彩。关键词语:有效生成课堂教学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标新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
2、的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生成”是一个相对于“接受”的说法,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然而,我们很多教师追求一味的生成,认为只要是生成的,就是有用的课程资源,就是学生个性的张扬,不敢妄下定论或加以评价,执意将生成进行到底。这种做法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借助有效的课堂生成,科学而艺术地构建有效课堂,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出现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让课堂充满
3、活力。我认为,课堂中的有效生成的价值体现在:1、有效生成,让教学流程“流光溢彩”。直至今日,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仍有许多教师以“教案”为本,照本宣科。我们无法否认他们在课前对教材研究所付出的艰辛,也许他们曾为了一个环节是否通顺而冥思苦想多日;为了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能否顺利回答而绞尽脑汁多时。但就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想方设法将学生拉回预设好的轨道,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控制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而实际上,课堂教学是一个
4、动态的复杂的过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发挥自己的随堂机智,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2、有效生成,让学习方式“个性飞扬”。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时下课堂上屡见不鲜的有关活动,如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等时髦做法正呈愈演愈烈之势,似乎哪个堂课不这么做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动起来,意味着某些理念还没有落实到位。
5、其实,这大部分只是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是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课堂上又是音乐,又是图画,又是手工;学生又是画,又是剪,又是贴,看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却只是剥离文本的游戏,只有身心的娱乐,却无文化的涵养。这样的“生成”不仅没有任何发展内涵,更没有任何创新价值,也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益。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融入这些新理念,适时“更新”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步入课文情境,深入对话文本,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领和激励下,积极主动地锤炼和发展语言,实现了有效的阅读创造。3、
6、有效生成,让预设目标“随机应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学习,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习,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相对于预设性目标而言,生成性目标是一种内生的及时性目标,它使得教学目标不再是僵化、固定的,而只是提供路标式的指导。面对“意外”生成的材料,应该善于从教学目标出发,迅速判断这一材料的教学价值,采用科学的反馈策略,即时生成目标,让目标随着生成而舞动;应该在尊重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并积极评价的同时,充
7、分发挥教师指导、引领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无时不刻地在运动变化的。我们可以深切体验、感受到知识、思维、情感的流动,知识、能力、情感的生成。所以,关注课堂生成,也就是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关注课堂生成,也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这样做:一、精心预设教学,预约有效生成。1、基于学生,预设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充分思考儿童认知的规律与学习的需求,充分预设种种生成的可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