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54305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零距离”理论对于语文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零距离”理论对于语文教学的启示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的重大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不禁想起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零距离”一词。在现代企业中,“零距离”指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利益上一致,情感上融洽。利益和情感的要求,是“零距离”理论在现代企业中得以广泛运用的基础。在教育上,“零距离”要求是否能使教师顺利迎接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呢?短暂的实践经历告诉我:行!肯定能行!因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及课程本身潜在的情
2、趣决定了它的可行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零距离”理念呢?我认为,以“情”为基调,以“趣”为桥梁,以“动”为支撑,便能使教师、学生、教材与生活四者实现紧密地结合,和谐统一于语文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全过程中,统一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之中。一、以“情”为基调,融洽师生间关系——“零距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的前提。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本次课程改革的追求就需要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因为良好的师生情感关
3、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它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是催进教师与学生性情和灵魂提升的基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平等关系,是“零距离”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现的基础。它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态度亲切,富有亲和力。用肯定、赏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转换,产生和谐共振。如一句轻轻的鼓励,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巧妙的提醒,都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师生间朋友式的亲密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2、平等相处,循
4、循善诱。师生双方以对话、平等的关系相处,一起读书、争论、研究、探索。学生会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会大胆地提问,更会大胆地质疑、创新。教师要做到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责难,说服而不压制,启发而不包办,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3、民主评价,激发情感。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的活动,并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妙趣横生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过程。同时,也给学生评价教师的机会,使学生在互动的活
5、动中受到鼓舞,敢想、敢问、敢说,从而产生成功的体验与自信,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使师生间的情感达到高度融合的境界。34、展示个性,完善自我。“学高为范,身正为师。”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保证。作为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以自身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实践证明,教师以爱心去感染学生,以赏识去肯定学生,以平等与智慧去引导学生,能使他们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认识自身的价值,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心理基石,实
6、现人格的健全发展。二、以“趣”为桥梁,促进教材与学生的融合——“零距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途径。杰出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育论》中说过:“教育艺术是一种把一切事物叫给人类的全部的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悦的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今天,用积极和谐的语文教学去营造一种适合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气氛,以儿童喜闻乐见且充满情趣的形式为桥梁,优化学习的环境,既使学生走进教材,又使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平,还孩子活泼的天性,是“零距离“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必要途径。“充满情趣”是苏教
7、版现行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师如何立足教材,激发他们“乐学”的兴趣,使教材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发展水平及现有的生活经验,将带有鲜明特征的,能激发学生攻克兴趣的“结”筛选提升出来,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强烈的探究欲望及较高的成就动机。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录像或电脑课件创设出宇宙星空深远广阔、奥秘无穷的情境后,学生对星空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由此对要学习的看星空的课文,产生了间接的兴趣
8、。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他们开动脑筋,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从而加重了好奇心。当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看过的科普读物中积累的知识,解答了其它同学的问题,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时,老师就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巧妙的诱导,肯定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