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53839
大小:193.9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1
《工作者之疫苗接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醫療工作者之疫苗接種顏慕庸一、前言遠在十九世紀尚未發現抗生素之前,人類即已曉得利用疫苗來對付古老的傳染病,並且獲致了部份成效。一百多年來,疫苗計畫很自然地以毫無保護性抗體的幼兒為其接種目標;也唯有經過大規模全方位的幼兒接種,吾人始有可能達成預防或根除疾病的最終願景。近年由於疫苗的發展進步,政策上也開始考量成人的疫苗接種,但由於成人在成長過程中大部份多已獲得後天免疫,因此應有別於小兒族群。此時成本效益的考量,反倒成了制定成人疫苗政策時的重要思維。在現今有限的醫療資源下,唯有基於本益比針對特定之高危險族群,收集公衛流行病學資料並據以制訂成人疫苗政策,方有可能獲得最大之成效
2、[1]。而醫療工作者(Healthcare-worker,HCW)由於其職業特性,恰是疫苗效益明顯可期之特殊族群。早在西元1846年發生於維也納,醫學史上第一樁院內感染事件裡,病理醫師Kolletschka即因解剖屍體時不慎遭受扎傷而導致感染死亡[2]。顯示醫院的環境不但可能傷害到病人,連醫院本身的HCW也可能遭受波及。而這項鐵則在已邁入二十一世紀之今日仍然未變,HCW之威脅在國外過去以B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為主,近年則因愛滋年代而浮現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Immunodeficencyvirus,HIV)、肺結核等議題[3]。但在國
3、內卻由於長期偏高的B肝盛行率,致使國人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針扎事件背後所隱藏的危機[4],進而忽視了HCW應該擁有一安全工作環境的合理工作權。本文即試圖探討此一國內尚待改善之議題,而所謂「醫療工作者,HCW」之定義,即指其工作性質在醫療照護或實驗室之場合裡,有機會接觸到病患或其血液、體液及其他分泌物者[5]。實際上則包括了醫、護、藥、檢師,技術員、實習學生、行政及工級人員,社工、志工及緊急醫療體系之緊急救護技術員(EmergencyMedicalTechnician,EMT)等。二、致病機轉及相關之感染原幾乎所有之感染症都有機會因求醫行為而麇集醫院,再加上現代化醫院之設
4、計均屬於中央空調式的封閉性空間,因此HCW在醫院的環境裡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各式的病原體。例如經過空氣傳播之結核、飛沫傳播之病毒或接觸傳播之疥瘡等[6]。上述之病原菌及傳播途徑似乎複雜且不可避免,但經過人體免疫及病菌致病毒性兩者之互動後,HCW可能罹病之機轉約可歸納為下列數種模式:(1)具高度傳染性,傳統典型之傳染病大抵以空氣、飛沫、針扎或腸胃道等途徑之傳播為主。由於其高效率之傳染性,縱使免疫功能正常之HCW仍有可能面臨下列後果,並散播給醫院之重症病患[7~11]:1.HCW由於未曾感染過該疾病而不具免疫力,本身即屬於易感之高危險群,但屬自限性疾病。例如:麻疹、腮腺炎、
5、水痘症。2.感染後本身成為無症狀之帶原散播者,例如:流行性感冒influenza、A型肝炎、沙門菌salmonella等。。3.感染後對HCW自身可能產生重大後遺症者,例如:小兒麻痺症、HBV、德國麻疹。(2)非高效率傳染性之感染症以經體液、近距離密切之接觸或飛沫等方式散播,由於其缺乏高效率之傳染性,較不容易對HCW造成直接之傷害。但仍有可能成為無症狀之帶原者而散播至醫院或社區,甚至傳染給自己小孩或家人。例如:疥瘡、葡萄球菌、嗜血流行桿菌Hemophilusinfluenzae、腦膜炎雙球菌meningococci等。少數可能對HCW產生重大後遺症者,則包括了HIV、
6、C型肝炎(HepatitisCvirus,HCV)、抗藥性結核等。(3)在醫院服務之社區爆發群突發或發生大災難時,HCW與社區之居民均暴露在同樣的感染危機裡。例如:破傷風、白喉、霍亂、傷寒,或恐怖生物戰如炭疽病等。(4)免疫缺失之HCW,例如:懷孕員工、腎病、老年或其他免疫缺失疾病等,其罹患各式機遇性感染(cytomegalovirus,legionellosis,aspergillosis等)之機轉與醫院之一般嚴重病患並無二致。三、HCW疫苗政策之必要性HCW既然先天上便容易暴露於眾多傳染性疾病中,其所導致之影響當不止於自身之勞工職業衛生安全而已。經由HCW散播而導
7、致免疫低下病患之院內感染,有違醫者天職,此一途徑更應予以阻斷。而現實之醫療生態日漸注重成本精算,一旦員工因上述機轉罹病,不但治病得花費醫療成本,其所造成人力資源之短缺,對院方之行政預算或已捉襟見肘之人力運用,更會產生骨牌效應[12]。而要阻絕此一惡性循環,院內感染管制之不二法門:「洗手政策,隔離及標準防護措施,HCW之疫苗政策」恰構成了防護之鐵三角[6]。前二者在國內經過多年之耕耘,基本上已落實紮根基層。而國內醫界對於疫苗制度目前雖尚處起步階段,卻正是效益可期之要角。雖然並非上述所有疾病均能以疫苗預防,但近年之進步對於主要之疫苗接種多已有所突破,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