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

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

ID:40913853

大小:212.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_第1页
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_第2页
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_第3页
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DOI:10.16619/j.cnki.rmlt.2015.11.020历史与文化History&culture古代廉政文化对中国特色反腐的现代意义李方菁【摘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主要集中在执政者加强官德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努力做到克己奉公等方面。在经济社会快速改革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廉政文化对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仍然具有现代价值,对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腐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关键词】传统文化 廉政 反腐败【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思想是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就明了了。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

2、,一直没有大兴土木,一次其思想丰富、内涵深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和阶段打算修露台,一计算需要百金,说:“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丰富的思想中,尤以明代薛瑄的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武则天认为:“君子行廉《读书录》中关于廉政的论述最为经典,“世之廉者有三:有以全其身,守清以保其身。富财不如义多,高位不如德尊。”贵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为天子的他们都认为执政首先是解决统治者的道德问题,俭以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养德、以德执政才能德行惠民。苟取

3、,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第二,廉不乱取,生财有道。从政者要廉政,就要做到廉①然,斯又为次也。”在薛瑄的理解中,把讲廉政、守清廉的人洁正直。廉洁说的是要不把公有资源为己所用、为己所有;正分为三个类别并区分层次:上上者是“不妄取者”,该类人员思直说的是从政者要做到公正无私心才能有公信。孔子认为:想上明是非,价值上辨美丑,行为上自控不妄取;中间者是“不“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得其道得之,不处也。”现实生活苟取者”,该类人员重名声声誉,守气节操守,故清廉勤政;下中,富与贵是每个人的期望,富可让人们生活得富足,贵可以使下者为“

4、畏法律、保禄位”,该类人员上害怕受到法律制裁,怕人得到尊重,但是如果不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即使富失去官位,故守规矩,按规章办事不逾矩。裕也不能得到贵。所以汉代的刘向认为:“义士不欺心,廉士不纵观古代传统廉政文化,尽管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妄取。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只有做到廉洁和正直,从政者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但都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形成的关于廉能赢得尊重,名利共赢。政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等内容的综合,其对当前中集中于执政和操守。从古到今,老百姓对贪官污吏恨之入国特色的反腐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对于推进干部清正、骨,对勤政廉洁

5、的官员既拥护又爱戴,正如宋朝刚直不阿的廉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积极作用。吏典范包拯所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第一,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思想中,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主要思想体现强调从政者需要德为先,公正执政,执政为民。孟子与梁惠王有一段对话,“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集中于德政和取财。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思想要求为官者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要讲廉洁并无私心,“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除了食君王孟子的意思是说,不能把义放在后而把逐利放在前,不能不守禄,对于治下百姓要无任

6、何索取;对于个人来说,要求“君子以仁义而把亲给舍弃,建议梁惠王一定要讲仁义,施行政,不要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躯”,把节俭当美德,视名节如身体。把利放在首位,不能为了不义之财而使廉受到伤害,如果这样第一,以德保廉,德廉同一。孔子主张施“仁政”,为政就不是君子所为。所以孟子还认为:“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为德。《论语》论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之”。说的是执政者一定要让有德之人担当。如果能执政以德,为官者,其基本的要求就是有德讲廉,廉才能正,正才能为执政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受到群

7、星爱戴并形成核心。那么德中民。胡寅认为百姓贫穷有六个原因:上重敛、官吏贪、好用兵、又以什么为重要?看看历史上的孝文帝和武则天关于“廉”的末作众、惰游多、俗好奢。作为为政一方的父母官,须廉为先,176人民论坛·PEOPLE'STRIBUNE执政为民。这对历代治国施政者提出治理国家要防患于未然,要克“私”第二,修身慎行,德化他人。“公生明,廉生威”,“君子以为公,切勿“勿以恶小而为之”。执政者一定要做到自警、自省、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躯”。讲的是有德之人素来讲究勤俭,为政自重,时刻不能放松自己,如果不能做到谨行慎微,很有可能清廉,所以政治清明在百姓中

8、有很高的威望,深受百姓爱戴。会误入歧途,不保禄位,滑向犯罪。宋朝的《鹤林玉露》记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非常节俭,即使称帝后,一样讲节着这样的一件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