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鄘南(代序)

厚重鄘南(代序)

ID:40912044

大小:6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0

厚重鄘南(代序)_第1页
厚重鄘南(代序)_第2页
厚重鄘南(代序)_第3页
厚重鄘南(代序)_第4页
厚重鄘南(代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厚重鄘南(代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厚重鄘南(代序)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有一块“V”字形的382平方公里的地方。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采纳太行山脉之灵气,吮吸黄河母亲的乳汁,在这块古老、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辛勤劳作,历经沧桑、风雨兼程的一路走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创造了悠久、灿烂、富庶、厚重的历史文明。如果把“V”字382平方公里放大25130倍,就相当于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V”与雄鸡般威武不凡的华夏大地形神兼似、一脉相承,太行之山是他挺立的胸膛,黄河之水是他沸腾的血液,“V”

2、就像一个铿锵有力的心脏,紧扣时代脉搏,永远跳动不止、生生不息。如果把“V”字回溯到5000年前,这里的先民们正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铜石并用的生活,和中华文明一并进入了绚丽多彩的仰韶文化时期。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草木畅茂,由于洪水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黄河北岸的水神共工便率领大家与洪水英勇搏斗,兴修水利,壅防百川。后因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两部落展开大战,共工终因寡不敌众而败,“怒而触不周之山”,于是“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如果你走进21世纪

3、的“V”字,你会不由得用东晋文人9陶渊明的方式来吟诵:极目之处一马平川,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游苑水榭之属。李台晚照,卫水金波。祥和社区,龙泉新村。城镇交通,纵横交错。其中车辆穿行,工贸林立,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民众牧野春耕,鸡犬相闻。男女神态,意气自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至若春和景明,华灯初上,三五群集鸿门夜月之下,曲赋咏唱,把酒言欢,霓虹闪烁,火树银花……这“V”字就是新乡县!“V”在英文中代表着胜利(Victory)。新乡县别称“鄘南”,“鄘南”与胜利有关,因得胜而来。公元前1046年,在新乡发生了中

4、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牧野大战,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武王灭商后,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来治理朝歌,并分商都畿内地为邶、鄘、卫三国,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即“殷都以北谓邶,霍都监之;霍都以东谓卫,管督监之;殷都以西南谓鄘,蔡叔监之”。因新乡位于鄘国西南部,故向有“古鄘”、“鄘南”之称。周武王牧野得胜而定周业,汉武帝平南越闻捷设县而汉强,隋统一中原设新乡县。得中原者得天下,得新乡者得中原。新乡县自古就是“得胜之地,兴

5、盛之地”。“V”是厚重的。这种厚重既是历史赋予的,也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敦厚持重、浑厚庄重、丰厚隆重、厚重绵长。——尧舜时期,天下分为九州,新乡地属冀州;——夏朝时新乡境时称宁邑,地属夏土;——殷商晚期,商迁都至沫(今淇县)后,新乡地属畿内(京都直辖区);9——周朝武王灭商后,将京都畿内分为邶、鄘、卫三国,新乡地属鄘国;——春秋时属卫,“践土之会”后,晋文公称霸中原,新乡地属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分晋,新乡地属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新乡地属三川郡;——汉高祖二年,置河内郡,新乡地属河内;—

6、—汉武帝时,在汲县之新中乡(今新乡县张固城村附近)置获嘉县,为今新乡县境建县级治所之始;——三国黄初元年(220),属魏之获嘉县,隶河内郡。黄初中期,改属朝歌郡;——隋开皇四年(584),废修武郡,获嘉县迁至修武郡址;——隋开皇六年(586),析获嘉、汲县地于新乐城置县,取名新乡;——唐武德元年(618),新乡县始筑土城,属义州。四年,废义州改属殷州。贞观元年(627),废殷州,改属河北道卫州汲郡,为望(三等)县。五代时期,以州统县,新乡县属卫州;——宋代,新乡属河北西路卫州,为紧(四等)县。熙宁六年(1073

7、),废县为镇,地属汲县;元佑二年(1087),复置新乡县,属卫州;——明、清时期,新乡属卫辉府;——民国36年(1947)3月,中共建立新乡县人民民主政府,属中共太行行署五专区;9——民国38年(1949)8月20日,平原省人民政府建立。新乡县人民民主政府属平原省新乡专员公署。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新乡县属河南新乡专员公署;——1959年4月23日,撤销新乡县建制,并入新乡市;——1961年8月24日,恢复新乡县;——1983年9月1日,由新乡地区改属新乡市辖。……“V”是文化的。载驰载驱,归唁卫

8、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翻开2500年前的《诗经》,《鄘风》扑面而来;穿越历史的云烟,仿佛仍能听到许穆夫人那忧国忧民的声音。历史文化的厚重,是血脉之根、文化之源、精神之魂。——古鄘之美,美在风土,美在人情,更美在文化,古朴的中原文化在这里蕴育、融合、沉积、生发,历经数千年仍不断散发着勃勃生机。从大召营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西周鄘国都城到隋建关开渠、20世纪修筑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