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

ID:40910854

大小:5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0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_第1页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_第2页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_第3页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_第4页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回补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4小题。公姓杨,讳景,字某,云南安宁人也。事母以孝闻,性狷介,不妄取。少补州学生,举永乐癸卯乡贡,卒业国子。拜霸州判官,专领马政。政久弛,逋课累数岁,官急征,马数益耗。公叹曰:“养马者,民也。民困,马何由息?”乃与民约,悉纵使就业,期年□马足。会遭父丧,民数百辈诣阙请夺情,留公不得,皆涕泣去。服阕,改灃州,力益举剧。有卒失牛,诬民吴姓为盗,州为成狱。公疑之,阴遣人置牛郭外,纵之归。牛经卒门,奔民家入其苙中,卒乃服罪。合九载秩满,民请留,部使者六七至,例不得复留。擢化州同知

2、,峒夷①乱贼千余将攻城,会久雨,城寝坏。民谋走徙,号声震天地。守将夜缒城以遁。公令曰:“吾在此,毋恐!”时城中民兵不满三百。公激以义,且示祸福,皆愿尽力。乃撤故仓木以蔽城缺,又缚稿人被衣铠置城上以疑贼。贼夜至,攻甚急,有三人缘堞上,擒斩以徇。贼知有备,乃引去。欧都督信在高州,闻警以兵至,则贼已遁。欧大惊叹,书“守忠”二字遗公,而置守将于法。公益治城练兵,寇屡至无□获,遂不敢复犯。民皆曰:“活我者,杨公也。”方贼乱时,有按察官至城下,守城将启关内之。公执不可,按察怒曰:“汝寇我邪!”公谢曰:“今日之事,城为重。”明日,果闻有异服自稠人中遁去者。按察方欲报

3、公,愧而止。公每获贼,既鞫实必诛而后报。或曰:“法不当尔。”公曰:“脱有不虞,奈何?”既而,邻郡缚贼者皆堕贼计,人益服之。天顺庚辰,以老乞致仕。道巴陵,贫不能归,□占籍焉。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比拜中书舍人,获敕进儒林郎,封公配张氏太安人,时公已卒若干年矣。(选自《李东阳集•第二卷》,有删节)【注】①峒夷,时人对壮族、苗族的鄙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逋课累数岁课:税收  B.马何由息息:繁衍、增长C.擒斩以徇徇:示众D.汝寇我邪寇:侵犯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

4、当的一项是(3分)①乃与民约,悉纵使就业,期年□马足。②公益治城练兵,寇屡至无□获,遂不敢复犯。③道巴陵,贫不能归,□占籍焉。A.①而②所③因B.①乃②以③且C.①而②以③且D.①乃②所③因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B.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C.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D.子一清举奇/童入翰林/登进士/第而公卒/家益贫/不能归/巴陵一清乃葬公镇江64.下列对原

5、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公为人耿直,一生清贫自守,退休后,因家中贫困,没法回到家乡。B.杨公任霸州判官,想方设法替百姓减缓赋税,任期满时百姓都舍不得他离开。C.贼兵攻打化州城,在城墙坍坏、守将逃跑的不利形势下,杨公冷静应战,逼退贼兵。D.杨公去世多年后,他的儿子杨一清官拜中书舍人,获得朝廷敕封,晋升为儒林郎。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小题。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那么,我们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陷入情感的波涛,这时,恐

6、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发见这样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

7、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和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子郭六芳《舟还长沙》诗说得好: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

8、美。等到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