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01928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0
《铅的应用及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铅的应用及未来人类认识和利用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铅作为一种可再生循环利用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军工、原子能技术、冶金、化工、电子、轻工、农药、医药、石油等部门。用来制造蓄电池、电缆套、防腐材料、红丹铅白、汽油防爆剂、合金、子弹头、原子反应堆及放射性防护材料,还可以作建筑工业隔音和装备上的防震材料等。其中铅酸蓄电池制造是铅消费最主要的领域,2009年美国、日本和中国铅酸蓄电池耗铅量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86%、86%和81.4%。2010年全年,我国精铅产消量约为413万吨,产值约5242亿元,其中铅酸蓄电池铅消费量约为339万吨,占我国铅消费总量的82%,同比增加9.4%,
2、因此,我们有必要和理由以与铅产业链密切相关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来谈一谈铅的应用及未来。1.概述 铅酸蓄电池是化学电源中的一种,自从法国科学家普兰特于1859年发明铅酸蓄电池以来,历经15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使用)及造价低廉等优点。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通讯、电力、铁路、矿山、港口、国防、计算机、科研、光伏发电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之一。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电池。在整个电池行业中,铅酸蓄电池占有很大的比重,我国铅酸
3、蓄电池生产历来就是电池行业中厂点最多的项目,近十年来,随着汽车、通讯、交通、计算机、光伏发电等与蓄电池应用关系密切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相应的以每年10%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0年,国内铅酸蓄电池产量高达1.25亿千伏安时。 2.铅酸蓄电池的市场分析 2.1汽车行业 汽车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给蓄电池行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铅酸蓄电池的用量也迅速增加,大约占整个铅酸蓄电池用量的80%左右,201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到了1024万辆,社会保有量达到了6024万辆,而且随着今后汽车保有量的继续增加,预计汽车用蓄电池将突破过去8
4、.33%的年增长率。我省2010年车辆总数估计为90万辆,铅酸蓄电池的年用量约为100万只左右,而且这些数字还以每天三位数的速度在增加,可以毫不忧虑的说,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市场需求方兴未艾。 2.2摩托车行业 中国是世界摩托车第一生产与销售大国,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首次超过日本,中国摩托车市场目前仍处于需求高峰,电动摩托车是较大的潜在市场,这一领域为铅酸蓄电池开辟了新的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摩托车拥有量只10~11辆/千人,而国际水平为20辆/千人,相差甚远,因此摩托车的产销量会稳定增长。 2.3通信用铅酸蓄电池 中国的邮电通信业目前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期,平均每
5、年的增长规模超过20%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7年超过1000亿元。实际上不久前据权威消息国内电话用户最多统计已达7.6亿户,预计在今后20年内,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市场。通信行业是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用户,特别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占目前市场需求总量的三分之二。中、小型密封电池在邮电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用户接入网和通信专网。三网联合是工信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领域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纷纷投入到这一先进的通讯网络中,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铅酸蓄电池市场潜力巨大。 2.4电力用铅酸蓄电池 电力行业是
6、国家重点发展的基础性产业,2005年至2010年每年新装机容量平均在2500万kW以上,多年来,由于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投入不足,致使电网建设滞后于发电,限制了城市和农村用电的需求和消费。1998至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投资3800亿元进行了城乡电网改造,目前将建设重点从发电转向电网智能化建设。2005年至2010年每年用于西部城乡电网改造和东部后续配套工程的投资也将达上千亿元。其中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占有很大的比重。 2.5铁路内燃机车及电力机车用铅酸蓄电池 近几年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铁路建设是基础建设的重点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在铁路系统的总投资将达上万亿元,用于
7、铁路机车启动、客车照明、铁路运行信号控制等铅酸蓄电池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2.6UPS用铅酸蓄电池 UPS即不间断备用电源系统,主要与不断电设备配套使用,铅酸蓄电池为其核心部分。近年来,随着不断电设备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普及,对铅酸蓄电池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2.7 电动汽车及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 2.7.1电动汽车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燃油汽车拥有量剧增,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