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87394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9
《读《半世文人半世僧》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半世文人半世僧》有感本书是写被世人称作弘一法师的李叔同。他的本名是李文涛,叔同为其字,弘一是其出家后的法号。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才华横溢、学贯中西,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凭借其生前超常的智慧给世人以无限的思索和追仰。他天生聪慧,7岁攻读《文选》,即能“琅琅成诵”,8岁从其乳母背诵《名贤集》格言:“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不但能背诵如流,而且能通晓其义。曾经“二十文章惊海内”,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于一身
2、。他在多个领域,都首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在日本,他的《茶花女》首度演出成功,使他成为中国话剧的鼻祖。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其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他是中国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用他的弟子丰子恺的话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李叔同一直秉承:“父母在,不远游”尽孝理念。直到公元1905年,李叔同的生母王夫人在上海病逝。李叔同认为自己的“幸福时期已过”,于是东渡日本留学六年,回国后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七年,即从26岁到39岁(1905-1918)的13年间。这是他生命最辉
3、煌的时期,也是他艺术创造的颠峰时期。他的许多的艺术作品,无论诗歌、音乐、美术、书法还是金石等大都创作于此时。在日本留学时,他接受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教育。在审美思维和人生追求上他渐趋务实,一扫过去以“修身、齐家”为目标的“以学致仕”的儒学体系,逐渐确立了“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取向。这一时期是李叔同在艺术上突飞猛进的一个阶段。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突然抛弃俗世功名,离开娇妻爱子,前往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时年39岁。从此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出家后的李叔同,断绝尘缘,超然物外,耳闻晨钟暮鼓,心修律宗禅理,完
4、全过起了一种闲云野鹤似的宗教生活。24年后,也就是距他63岁生日还差10天的时候,李叔同安详圆寂于福建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坐化后,遗骸分在泉州清源山弥陀岩和杭州虎跑寺两处建舍利塔,供僧俗瞻仰礼拜。李叔同临终前书“悲欣交集”四字以为绝笔。且预作遗书、遗偈数篇,于弥留之际分发示友。其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廊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叔同一生63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其生其死都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仿佛一切都是事先已设计好了的,又仿佛是演完了一场人生大戏,在人们还没有品出韵味的时候,便
5、匆匆卸装收场,留下遗憾万千。观其一生,半生为艺术,半生为佛缘。其一生光明磊落,潇洒飘逸,道德文章,高山仰止。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居士曾撰联一幅概括李叔同一生为:“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照天心。”李叔同一生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他在事业最为轰轰烈烈的时候却突然离家出走,遁入空门。李叔同的一生都在求真、求善、求美,一生都在进行心灵和精神的探险。他注重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关怀。他前半生积极入世,追求艺术,心系苍生,胸存忧患,情牵社稷,意蕴国事。他一生爱国,曾写下了《祖国颂》,《我的国》,《大中华》等主题
6、鲜明、感情充沛的歌曲,不仅流行于当时,而且传留于后世。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的时候,他亲谱一曲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以志庆喜: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柯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骨。尽大江东去,余情环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由这些诗作我们可以看出李叔同是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然他所生活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却是国家动荡,内忧外患。对于个人而言,人生最大的局限便是不能选择他所出生的时代,李叔同皆然。他在“理想”碰壁之后
7、,便开始消极避世。这由他的诗句:“将军已老圆圆死,都在书生倦眼中。”便可以看出。既然他在现实中无法“直立”因而便退到艺术和宗教的殿堂。李叔同的出家更能说明他是一个文人。最是文人不自由。李叔同的殉道精神,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是一个旧时代的生动写照。但,李叔同的出家并不同于一般和尚,因为他仍然是积极的。他虽然痴迷于宗教但一心向真、向善。他在出家后诸艺俱疏,唯有书法割舍不下。他将佛法禅心融入笔下,形成了清净似水、恬淡自如的独特个性。他所写的:“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但观诸法空无我”等作品无不充满了智慧、忧思和悲
8、悯。书法是心灵的迹化。出世后的李叔同说法传经,普渡芸芸众生。可谓用心至善。从李叔同晚年的照片可以看出他那慈祥、宽容、无所不包的面容写满了对尘世生灵的悲悯、爱和呵护。那完全是一张大师的面容。李叔同的出家绝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恰恰是一辈子的追求。李叔同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