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86157
大小:8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9
《补修课《刑法学》试题_5_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补修课《刑法学》试题(5)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75分)1.我国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已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4周岁D.已满16周岁(第八章第三节;较难)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A、具有真实确定性B.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具有刑事违法性D.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第四章第二节;较易)3.主观罪过可以分为()。A.故意B.过失C.作为D.不作为(第三章第一节
2、;较易)4.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A、聋哑人和盲人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精神病人C.不满14周岁的人D.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第八章第三节;较易)5.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A.故意B.过失C.作为D.不作为(第七章第二节;较易)6.死刑不适用于()。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外国人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聋哑人和盲人(第十六章第二节;较易)7.在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A、公安部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
3、章第六节;较易)8.下列刑罚中,属于附加刑刑种的有( )。A、管制B.驱逐出境C.罚金D.没收财产(第十六章第三节;较易)9、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第十一章第四节;较难)1010、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分为()。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第十二章第三节;较易)11.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
4、事责任C.应当从轻、减轻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第八章第三节;较易)12.划分犯罪类型的依据是()A、犯罪对象B.犯罪主体C.犯罪客体D.犯罪行为(第六章第一节;较难)13、杨某与张某积怨较深,杨某伺机报复张某。一日,杨某得知张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准备前往张家杀害张某。途中,杨某突然腹部疼痛难忍,返归自家。杨某的行为是()。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非犯罪行为(第十一章第三节;较难)1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10年B.15年C.20年D.25
5、年(第十九章第二节;较易)15、甲系A国公民,某年夏天甲在我国旅游后,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回A国,在飞行途中甲因为锁事与邻坐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A、A国刑法处理B.我国刑法处理C.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处理D.既可以按A国也可以按我国刑法处理(第三章第一节;较难)16、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了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
6、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第九章第二节;较难)17、甲、乙两人合谋抢劫,经过事先调查,趁被害人丙的丈夫外出之机,晚间闯入丙家。进屋后,由乙将丙押至一间空屋看守,甲到其他房间翻找钱财。乙在看守丙的时候,见屋内无人,突起歹念,遂将丙强奸。对强奸行为()。A、甲、乙两人共同负责B、甲、乙两人共同负责,但对甲应从轻处罚C、由乙一个人负责D、甲乙二人共同负责,都为主犯10(第十二章第一节;较难)18、甲为杀害乙,将炸药包放在乙睡的床下,并在夜晚引爆炸药包,致使乙被炸死,同时家中3人被炸伤,爆炸引起大火,乙及邻居家房屋被烧
7、毁。甲的行为构成()。A、故意杀人罪和爆炸罪,数罪并罚B、故意杀人罪C、爆炸罪D、放火罪(第二十三章第二节;较难)19.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倒,李某当即失血休克。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以( )论处。A、重大责任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 D.故意杀人罪 (第二十三章第二节;较易)20、某甲系公安局刑警,在办理一起盗窃案件中,因犯罪嫌疑人某乙拒不供认,遂对其严刑拷打,结果造成某乙伤重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 )处罚。A、刑讯逼供罪从重
8、 B.故意伤害罪从重C.故意杀人罪从重 D.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合并(第二十五章第二节;较易)21.某大学生路见一流氓正在强行搂吻一过路的女中学生,遂掏出随身带的水果刀向该流氓大腿刺去,结果刺中主动脉,流血过多死亡。该大学生的行为是()。A、正当防卫B、防卫不适时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第十章第二节;难)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