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80012
大小:26.2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读研究报告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一项关于低年级儿童速度概念发展的研究》有感小教121班陈笛嘉2012211995近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读了《一项关于低年级儿童速度概念发展的研究》,这篇研究报告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作者吴娴、赵光毅、罗星凯。该研究报告总体思路清晰,研究的方法具有科学性,以下是我对这篇研究报告的一点摘记和感受。一、研究问题该报告研究的问题是低年级儿童的速度概念随其年龄发展的变化。具体到针对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提供控制时间或距离一个变量恒定的问题情境,来研究儿童的速度概念发展状况。概念一直都是心理和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科学概念是概念集合中的一
2、个特殊子集,因而科学概念在儿童头脑中如何发生发展也成为学科教育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速度是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科学概念,其定义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即v=s/t。这对于成人来说是个简单的感念,但对于儿童来说并非如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儿童最早产生的速度概念并非以度量形式出现,而是以序数形式出现”的观点,并认为儿童对速度的理解有种“超越”的直觉,即若某运动物体前一段时间落后于另一物体,而后一段时间却超越了后者,儿童会认为超越物体的速度大于被超越物体的速度;若运动物体始终落在另一物体之后,儿童就认为它的速度一定比另一物体速度小。也就是,儿童在
3、判断运动快慢时关注的是物体位置的前后顺序,表现出了明显的位置决定倾向性。二、研究目的该研究是对皮亚杰提出“超越”直觉假设并设计研究的拓展性研究,也是对于后期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研究的深入及改进。研究中把台湾学者黄湘武等人设计中要求学生主动提出控制时间或距离的想法转变为研究者主动提供时间和距离其中一个变量恒定的问题情境,并且考虑了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对速度具有“超越”的直觉,创设四个难易程度不同,具有一定层次关系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弥补黄等人研究中出现的由于测试任务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最后获取的可能只是学生较高水平的速度概念,甚至有未反映或未探测出学生概念
4、水平可能的不足,从而更好更全面地考察低年级儿童速度概念发展的状况。三、研究方法1.样本的选择该研究选取的样本为南宁市北湖区一所幼儿园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幼儿园大班20人(约6岁),男女各10人;小学一年级21人(约7岁),男9人女12人,小学三年级18人(约9岁),男女各9人,且样本以随机方式抽取。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样本的选择中考虑到了年龄与性别差异两方面的问题。同时,作者也采用了横向研究的方法,即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实验、观察、访谈和统计。这个研究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时间短,能在较短时间里获取大量的数据材料,省时省力。2.研究
5、的工具两个微型电动机固定在一块较厚的木板上用来带动两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电位器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即调节两辆小车的运动速度;一个插座;一个3到6伏的电源配置器为电动机供电。一、研究过程访谈的四个问题情境设计如下:1、等速(两车行走的速度相等):起先小车位置一前一后,行走时间相等、距离相等,两车速度相等。旨在了解儿童对速度与位置关系的理解。2、等时(两车行走的时间相等):控制两小车从同一位置出发,行走的时间相等,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行走的距离不等。旨在了解儿童对速度与距离关系的理解。3、等距(两车行走的距离相等):控制两小车从同一位置出发,行
6、走的距离相等,两车的速度不等,故行走的时间不等。旨在了解儿童对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4、追赶:两辆小车一前一后,前面的小车运动慢,后面的小车运动快,后面的小车追及前面的小车但没超过,就让两小车立即停下(速度不大,可以实现)。二、研究结果1.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四个问题情境具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在只考虑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而不考虑其后续解释的前提下(前后不一、明显猜测除外),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对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四个问题情境确实具有不同的难易程度。其中,等速问题是最简单的问题情境,3个年级的正确率均较高,小学一三年级有90%以上。等时
7、问题和等距问题处在中间水平,三个年级正确率均有所下降,且对于一三年级的学生,等时问题比等距问题的正确率又下降了20%。最后一个追赶问题情境是最难的,它要求儿童克服位置决定论,综合考虑位置的变化与实践,这样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三个年级的正确率均显著下降,三年级相对较好,幼儿园正确率几乎为零,三个年级的正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1.低年级儿童的速度概念以序数形式出现,具有明显的位置倾向性,但随年龄的增长,位置倾向性的影响减弱,速度概念有一定的进步。从上述比较中,已经可以初步发现,低年级儿童对于速度概念存在位置倾向性。对于问题2、问题3,研究者
8、主动控制一个变量不变,考察学生是否能依据另一变量正判断。深入研究,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了解他们判断时主要采用的概念与策略,并统计。研究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