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美食历史

福州美食历史

ID:40873960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福州美食历史_第1页
福州美食历史_第2页
福州美食历史_第3页
福州美食历史_第4页
资源描述:

《福州美食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州鱼丸:  “彭城鱼丸闻遐迩声誉久驰越南北”这是当年康有为为徐州彭城鱼丸题写的一副对联。福州是江南水乡,当然有鱼丸,和彭城鱼丸不同的是,福州鱼丸是汤菜,既可以在宴席上当菜,也可以作为点心吃。鱼丸的创制传说与秦始皇有关。说他跟现在许多小孩一样,爱吃鱼,但十分讨厌鱼刺。因为鱼刺问题,他杀了好几个厨师。有一次,轮到某厨师做菜。洗好鱼后,厨师想到自家性命全系在这条鱼上,郁闷至极,信手用刀背砸鱼,砸着砸着,他惊奇地发现,鱼刺鱼骨竟自动脱落,鱼肉就成了鱼绒。这时,上菜时间就要到了,厨师急忙拣出鱼刺,将鱼绒捏成丸子,投入沸汤中,那

2、洁白晶莹的鱼丸就浮于汤面上。不承想,歪打正着,秦始皇吃了十分高兴,称为“皇统无疆凤珠氽”。锅边糊1961年,朱德元帅在福州品尝鼎边糊时说,这么简单的原料,这么简便的制作,这么简化的吃法,却有这么吸引人的魅力,真叫人难以忘怀。清代郑东廓所著《福州风土诗》写道:“栀子花开燕初雏,余寒立夏尚堪虑,明目碗糕强足笋,旧蛏买煮锅边糊”,由此可以看出,锅边糊这道小吃在福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说起鼎边糊的来历,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明朝嘉靖年间,福州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寇,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戴与欢迎,老百姓经常送

3、粮送食犒劳戚家军。有一天,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主动送来大米、鱼肉、香菇、虾皮等,准备热热闹闹地招待凯旋的战士们。就在此时,又有一股倭寇袭击,戚继光问清情况,马上集合队伍准备歼灭敌寇。老百姓一听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涮米浆于锅边,不消一刻钟,一锅又一锅的鼎边糊就出来了。众将士吃饱后奋勇上阵,把倭寇全部消灭。“做夏”吃鼎边糊,缅怀民族英雄,也有着爱国主义的内涵。光饼在福州风味小食的民间传说中,有许

4、多是带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如鼎边抆、光饼就是明显的例子。明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我闽海,戚继光参将奉命带兵入闽抗倭。戚家军英勇善战,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得到老百姓广泛拥护。当戚家军打了胜仗经过沿海乡村时,老百姓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慰劳部队战士。有的村庄用米浆抆成鼎边抆,既方便又好食,战士们食了赞不绝口。后来戚参将也发动部队创造一种干粮,即用面粉做成一种圆形的饼,经在炉中烧烤,香酥可口,饼中间钻一小孔,便于战士用绳子串着挂在身上。老百姓见此饼便于部队行军时食用,所以也纷纷仿制,并把这种饼称之为“光饼”。这就是福州小食鼎边抆和光

5、饼的由来。光饼在福州人民抗日战争中也起过重大的作用。1941年5月,当时的国民党爱国官兵在闽侯大湖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后勤部队配合老百姓,制作了25万块光饼支援前线,部队就是靠这25万块光饼配溪水,与敌人苦战三天三夜,终于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取得了著名的大湖战役的大胜利。光饼又一次为保家卫国立了战功。佛跳墙“佛跳墙”即“满坛香”,又名“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据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在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墙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

6、享“满坛香”。“佛跳墙”即因此而得名。  佛跳墙的简史: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即改名为佛

7、跳墙。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此菜因而更加闻名于世。典故:佛跳墙是福州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传统名菜,誉满中外,被各地烹饪界列为福建菜谱的“首席菜”,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如此美味佳肴,何以叫“佛跳墙”?在福州民间有三种传说。其一是:据传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钱庄一位官员设家宴请福

8、建布政司周莲,他的绍兴籍夫人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寿全”,内有鸡、鸭、肉和几种海产,一并放在盛绍兴酒的酒坛内煨制而成。周莲吃后赞不绝口,遂命衙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登门求教,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使菜越发荤香可口。以后郑春发离开周莲衙府,集资经营聚春园菜馆,“福寿全”成了这家菜馆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话“福寿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