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青石岭山

盖州青石岭山

ID:40873439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盖州青石岭山_第1页
盖州青石岭山_第2页
盖州青石岭山_第3页
盖州青石岭山_第4页
盖州青石岭山_第5页
资源描述:

《盖州青石岭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石岭山史话和文人诗咏邵希斌盖州城北十里处有一座东西之字形走向的大山,远看山青如岱,郁郁葱葱,巍然耸立。其山辽、金、元、明、清时称石城山,又称高丽城山,亦称老青山、青石岭山。因山盛产青石而得名。山最高峰海拔308.7米。青石岭山山势如屏,重峦跌宕,景点众多。一、历史史话高句丽山城位于青石岭山北侧。东临大清河,西距哈大公路。山城建在南北两条起伏的山脊上,海拔300余米。高句丽山城城墙用土石筑成,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西宽东窄。城内形成一大盆地,地势东高西低。中间有一小山,俗称“金殿山”,高约20米,顶部比较平坦。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2米,是全城防御的指挥中心

2、。在金殿山北面山下有一道南北向的土堤,俗称“吊桥杠”。长70米,高15米,宽30米,南接金殿山,北筑于山坡之上。其中有一道豁口,山水经此流过,在西门南壁20米处有长宽各20米、深3米的洼坑,当地人称“万人坑”或曰“饮马湾”。城内的五处水源及泉水冬夏不涸,山水分别从小山南北两面向西流出。城的西端南北宽1.5千米,东端南北宽1千米,全城周长5千米有余。城壁用石块砌成,部分利用自然陡壁而未砌石墙,各门间城壁用夯土筑成。北城墙全部石筑,比较平直,南壁曲折起伏。石墙今仅存较好的基础部分,存高约1.5米。城设三处城门和一水门,东门一、西门二,水门设在西侧两门之间。西门

3、的北壁和南壁分别向内外伸出一斜形筑墙,东西间距约40米,东门除门壁也采取内外伸出,在两门壁间加筑了南北隔墙。经考证,此城建于东晋元兴三年(404年)左右,时称高句丽建安山城。唐收复辽东后,改为建安州。《奉天通志》等文献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唐王征东曾在此与高句丽发生过有名的建安之战。《资治通鉴》“6时营州都督张俭率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秋七月,张亮军过建安城下,壁垒未固,士卒多出樵牧。高丽兵掩至,军中骇扰。亮素怯,踞胡床,直视不言。将士见之,更以为勇,总管张金树等鸣鼓勒兵击高丽,破之”。此城1963年,辽宁

4、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青石关位于青石岭山西侧中部,《东三省古迹遗闻》载:“青石关者,辽东之第一关也”。民国十九年(1930年)《盖平县志》载:“青石关,在城北十二里,两山壁立,凿石为关门,为县城北门管钥”。它东依老青山,西临渤海,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辽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关道半山开凿,壁立如削。南北长约500米。关道最窄处只能容一辆车通行。关门上方有一石刻“青石关”横额,气势雄伟,颇为壮观。古青石关建在青石岭山中部山脊处,壁山为关。关门为青砖砌筑,宽约2.7米,高约6.7米。

5、关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后又几经维修。关上曾有明神宗万历年号,证明此关为古时建筑,曾于明代维修。关南路西立有石碑一座,刻有“古青石关”四字,系清代名人王尔烈所书。关北道东立有“修青石关碑”一座,为1928年重新维修时所立。关道两壁峭立,陡不跻攀,因关道狭窄,车辆往来要用梆子(一种大铁铃车行即响)相互知会对方,方可通过。至日伪时期,往来车辆渐多,日本人在关道西80米山麓处新开一条山路通行,后废弃。1950年扩建哈大公路时关道加宽,关门拆除。原“青石关”横额和“古青石关”石碑移到县文化馆存放,后不知去向。1986年,在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先生的倡议下,盖县(今盖州

6、市)人民政府在青石关南侧竖起一座高3.25米、宽1.14米,重约8吨的碑石。正面刻有沈延毅先生书写“古青石关”四个大字,给古关重增了新的雄风。青石关烽火台6青石关烽火台位于青石岭山青石关西50米的山巅之上,明代建。此台为砖石白灰口建筑,实心,方台,底部基宽20米,长15米,残存高5.3米。其中花岗岩石砌基座上宽为8X8米,高1.4米;再上为台身,砖砌,长宽均为5X5米,现存高2.6米。此烽火台因年久失修,除基座外,余者早已颓圮,最上层只存中间夯土,此台建在交通要道上,为路台。据有关资料记载,明代沿海各省因常遭倭寇侵扰,朝廷为加强防御,便在沿海地区设置了大量

7、的烽火台,以作为军事报警和通讯,适时辽东半岛也同时筑建了大量烽火台。仅盖州卫境内即建有烽火台40多座(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烽火台或路台,当时为防御海上敌寇入侵而设。1983年9月盖州市人民政府将青石岭烽火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盖苏贞墓位于青石岭山西,飞云寨村南山坡,墓为山土封堆,宽高约数尺。墓前有一约3尺高圆头碑碣。墓堆在合作化时期被铲平,石碣下落不明。民国八年(1919年)《盖平县乡土志》载:“盖苏贞墓,在城北飞云寨(今青石岭镇飞云寨村)南山,距城十里”。《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广开土王(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11月,高句丽出师占据辽东平郭等城。

8、其为巩固占有地,除保留原有汉魏时期的故城(平郭城),还在故城附近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