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

ID:40859252

大小:3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9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_第1页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_第2页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_第3页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_第4页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一、工作面概况ZF2805工作面位于401采区二水平北部,东为ZF2804工作面采空区,南为401采区二水平三条大巷,西为ZF2806工作面采空区,北为矿井边界。工作面走向长度672.5m,倾斜长度90.7m。工作面开采4#煤层,4#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自燃发火期为3-5个月。为防止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火灾事故,确保回采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措施。二、回采期间综合防灭火措施1、开采技术管理(1)、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

2、(2)、工作面回采期间减少生产影响,确保工作面推进度,工作面每月推进度不应低于70m;(3)、每班必须安排专人对工作面架间及架前浮煤认真清理;(4)、两顺槽风路畅通,顺槽通风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5)、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碎煤堆积量。2、通风管理(1)、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2)、合理分配工作面风量,减少工作面采空区漏风。(3)、工作面风量计算:1)按工作面合理风速计算:Q=60VS12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60×1.5×17.1=1539(m3/min)式中:V--工作面

3、的合理风速,取1.5m/s;S--根据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距断面取其平均值,取S=17.1m2。2)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K=100×2.4×1.4=336(m3/min)式中:q—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取q=2.4m3/min;K—沼气涌出不均衡系数1.4。3)按工作人数计算:Q=4N=4×57=228(m3/min)式中:N—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57人(八点班交接班)。4)风速验算:0.25×60S≤Q≤4×60S0.25×60×17.3≤Q≤4×60×17.3259.5≤1539≤4152

4、V=1.5m/s0.25≤1.5≤4m/s3、综合防灭火措施12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采用以注氮为主,黄泥灌浆为辅的防灭火措施。(1)设置自然发火观测点A、自然发火观测点设置在回风顺槽距巷口10-15m处。B、人工检测。安瓦检员每班对自然发火观测点的CO含量及温度情况进行三次检查,并将检测结果汇报调度室。C、检测监控1)、在ZF2805回风顺槽距二水平回风大巷10~15米处,安设一个CO传感器和一温度传感器,用以监测工作面CO和温度变化情况。2)、必须每天对“检测监控系统装置”及传输、信号

5、电缆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达到完好。3)、每天必须对传感器进行校对,出现误差及时处理。4)、检测监控维护工必须24小时值班,“检测监控系统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下井处理。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16小时内予以更换。故障处理期间,严禁甩掉装置不用,如确需暂时停止“检测监控系统装置”运行时,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同意,并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实施后方可进行。D、束管检测1)、束管分别挂设在两顺槽内,运输顺槽挂设两根束管,回风顺槽挂设三根束管;2)、运输顺槽束管一根终端布置在前刮板机机头位置处,一根埋入

6、采空区40m时截开,重新埋入采空区;12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3)、回风顺槽一根束管终端和工作面副角甲烷传感器位置一致,一条埋入采空区40m时截开,一根埋入采空区60m时截开,随着工作面推进重新埋入采空区。4)、综采一队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正确埋设束管,调度室必须利用束管色谱检测系统对埋入采空区的束管进行采气分析,并将向通风科报送监测数据,由通风科对监测数据作以分析。(2)注氮ZF2805工作面采用一台DM-900型制氮机制氮,每小时最大制氮量为900m3/min1)系统布置:注氮线路:由40

7、1采区注氮硐室→401轨道下山→二水平皮带大巷→ZF2805运输顺槽→ZF2805工作面采空区(附:ZF2805工作面注氮路线图)2)注氮管路埋设从运输顺槽铺设一趟Φ108注氮管路,要求注氮管路必须架设、连接牢固,气密性好。在距运顺巷口60m处时,连接两条塑料管路,两条管口错距25m,两条管路都必须安设阀门,每条塑料管路埋深50m时将其截开,两条注氮管路交替前移;塑料管路分别架设在运顺非行人侧2.2m和2.4m处,并用铁丝固定在巷帮的锚杆上。3)、采空区注氮量计算采空区注氮量根据采空区需要惰化区域空间计

8、算Q=b×L×H×K1×K2×K312ZF2805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措施=3.2×91×10×3×0.8×0.92=5593.8m3式中:Q—日注氮量,m3;b—工作面日推进度,m;取3.2L—工作面长度,m;取91H—采、放煤高度,m;取10K1—采空区气体置换系数;取2~3K2—采空区冒落矸石松散系数;取0.8K3—工作面推进速度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K3=(Lmax-Lmin)/Lmax式中:Lmax—采空区窒息带与氧化带边界距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