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礼赞教案3

枫叶礼赞教案3

ID:40848950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枫叶礼赞教案3_第1页
枫叶礼赞教案3_第2页
枫叶礼赞教案3_第3页
枫叶礼赞教案3_第4页
资源描述:

《枫叶礼赞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案背景:1.面向对象:八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题:《枫叶礼赞》4.课时:一课时5.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题。二、教学课题:6.使学生了解孟超的生活经历,了解作者对“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丽”的枫叶何以如此热爱。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精美词句。8.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枫叶的高尚品质和象征精神。理解文章托物言志、衬托、对比等表现手法。三、教材分析:《枫叶礼赞》是一篇咏物之作,作者首先抓住外在特征“红”加以描述,再由外及内,赞美其内在品质,无畏无惧的特点。最后托物寓人,揭

2、示象征意义,礼赞不畏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普通劳动者。文章思路明晰,抓住枫叶的特征展开联想,情感真挚,是一篇托物寓意的美文。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托物言志、衬托对比等表现手法;                 3.品味本文精美的语言。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通过课前查阅文革时期的相关信息,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四、教学方法: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对于枫叶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写作背景下的那个年代,是本文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我

3、运用百度搜索,搜集了许多关于枫叶等相关图片,制作成了课件。在课堂上还采用赏析法、合作探究等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先看几幅画面,大家可以看出投影中显示的画面主体是枫叶,那么这些画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枫叶的颜色,火红色。是的,古代是人杜牧因为喜爱红艳艳的枫叶,写下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的红是饱经风霜磨砺的红,是壮美的红。古人赞美枫叶,今人何尝不是,今天我们一起一起来欣赏孟超的作品,一起来品味他对枫叶的礼赞。(二)、感知文本: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并从文中勾画出作者直接赞美枫叶的句子,去感受作

4、者对枫叶的那种浓浓的礼赞之情。请用“作者赞美枫叶,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组织语言。)生回答师总结:(投影显示)作者赞美枫叶,是因为:她红的深浓,红的妍丽。枫叶的不畏风霜侵凌,在萧瑟的秋林中,愈见其红,而且红得那么动人。他耐得住风霜交加。她经得起秋之摧残,露出了无畏无惧的神采,正是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丽。她敢于红,有气魄的红。(学生集体朗读投影中红字的句子。)(三)、品味探究:同学们朗读后是不是也感受到作者对枫叶的浓浓的赞美之情呢?其实作者对枫叶的礼赞是贯穿全文的,那么作者赞美枫叶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次

5、细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提示:赞美劳动者,因为枫叶有着劳动者一样的精神,另外和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生读文本前的导语。(四)、体味语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用“我认为写得好”作开头,说一段话。(投影显示示例)(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衬托、对比等;语言特点、内容情感等方面去考虑)(五)、拓展延伸:这是一篇咏物之作,作者首先抓住枫叶的外在特征“红”加以描写,再由外到内,赞美其内在的品质,最后托物寓人,揭示其象征意义,礼赞那些敢于面对困难的普通劳动者,其实仔细观察,便能发现我们身

6、边许多像枫叶这样“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丽。”的事物。请用这样的句式开头:我赞美,是因为,是为,更因为。(六)、总结课文: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生命因不平凡的经历而更加美丽,因美丽而高尚,我们应该让生命像枫叶一样,经得起秋之摧残,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丽(七)、课后作业:到学校小树林找几片枫叶,对它的外形进行描绘,60字左右。六、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经常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教中学,学中教,是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反

7、思型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语文是基础学习,更应该重视教学反思。《枫叶礼赞》是一篇咏物之作,作者首先抓住外在特征“红”加以描述,再由外及内,赞美其内在品质,无畏无惧的特点。最后托物寓人,揭示象征意义,礼赞不畏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普通劳动者。文章思路明晰,抓住枫叶的特征展开联想,情感真挚,是一篇托物寓意的美文。这篇课文是八年级语文读本中的孟超先生的作品,选择这篇作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现在的七、八年级的课本教学任务已经基本结束,所以选择了课外读本。2、个人原因:我们楼王中学至此一直属于完中,本人工作八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楼王中

8、学的高中部,我是在送走楼王中学的最后一届高中学生后所上的一节初中课,而且我们学校的七年级已经广泛推广导学班,这样的形式,我一时还不能适应,所以借用八年级(6)班上了这一节公开课。请允许我以一个高中教师即将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