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48499
大小:2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08
《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总结报告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总结报告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在我校全面铺开,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
2、革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1、加强领导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欢迎浏览本文,我们致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范文,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指正,谢谢!9/10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
3、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校级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等。在平时的工作中,领导小组成员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迸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2、完善各项制度,为课改提供保障 在制度方面,我校重新修定了《张山初中绩效考核办法》,对课改中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给
4、予适当奖励。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激励机制,使一批教学有特色、有功底、善钻研、勤进取的符合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涌现出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学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报实销;鼓励教师购买相关参考资料,由经教导处登记予以报销等。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欢迎浏览本文,我们致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范文,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指正,谢谢!9/10 新课程改革,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也缺不了社会、家长等外在配合力量。为让社会了解、关心新课程实施改革工作,使学校、社会、
5、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做法、汇报新课程的进展情况等。并采取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课程理念 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首位。 首先,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学期初,安排教师参加市、县的各级新课程培训,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
6、研活动等,让教师开阔更大的眼界。同时,教导处专门设计了“张山初中外出培训(学习)登记表”,要求每次学习都能及时的登记、反思,并面向全体教师汇报培训心得体会。 其次,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推广成功做法。 (三)依托教研组,狠抓校本教研,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欢迎浏览本文,我们致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范文,有不足之处敬请提出指正,谢谢!9/10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中成功经验,我校在县教研室的倡导下,根据本校实际,积极开展以教研组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以
7、期“以研促教、以研兴教”。 1、加强教研组建设。首先,选出一批精干、务实、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对其明职责、提要求、压担子。教研活动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确定教师尝试执教教改观摩课;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评议;改,即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大家在教研活动上都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研究与思考之中,一种真诚交流、探讨的氛围正在日益浓厚。教师在相互间不断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2、深入课堂,
8、进行跟踪听课、评课 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能与相关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同行认真倾听教师的反思,共同探讨新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