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45800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8
《明清抗击外敌侵略的英勇斗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设计思想:本课遵循新课改理念,以互联网教学为基础,创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和谐的教与学中共同成长。(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9课。本课讲述的是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的侵略,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本课通过三个子目来阐述:“戚继光抗倭”一目主要讲明朝的倭患及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目主要讲荷兰侵占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雅克萨反击战”主要讲清朝抗击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和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
2、的签订。这三场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是第三单元“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体系,认识明清帝国的内外状况。(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对中国古代战争已有所了解,但对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刚刚接触,了解得比较少。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认识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并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雅克萨
3、反击战形势图”和“《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收集明清时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剧,培养学生的研究、合作和创新精神。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五)重点、难点: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4、(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个真实、全面、生动、具体、形象的历史事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在教学方法上,把联系阅读法、图示法、探究学习法、问题情境法、讨论法结合起来,联系实际、激发兴趣,交替使用,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法:阅读法、故事法、编演历史剧、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七)课前准备:1、备课中首先应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明确课标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包括课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布置学生搜集他们所感兴趣的人物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
5、对资料进行处理。(八)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诗歌欣赏《七子之歌·台湾》设问:歌词中提到的郑氏是谁?请简要说出他的主要事迹。(设计意图:通过诗歌欣赏,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并通过学生讲述郑成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质疑:(5分钟时间自学课文在书上圈点出本课重要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能导航。)1、戚继光训练的新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号称()。2、明末,()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后来()打败了殖民者收复了台湾。3、面对沙俄的入侵,在多次交涉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4、1689年,中俄两国在()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
6、对()和()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知能导航部分完成后让学生找出本课的重点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师将本课的知识点总结在一张表格中让学生比赛记忆。(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体系的构建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本课知识之间的联系。)活动探究:史料解读1:材料一:今之海寇,动计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明)胡宪宗《筹海图编》材料二:“而金华义乌俗称骠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戚家军名闻天下。”——《明通鉴》卷六十二材料三:若未寻歇家……未奉军令而先入者,拿出捆打八十,同伍之人连坐。将官先
7、入者,以违令论。”在其它纪律方面,也规定得都很具体。——《戚少保年谱耆编》(1) 结合课堂所学与上列材料,你认为“倭患”由哪些人构成?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什么人?(2)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史料解读2: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玄烨以俄人占据黑龙江一带,密迩留都,不可滋蔓。始命副都统郎坦以行猎为名,渡黑龙江侦察郎坦归言,俄兵寡少,不足患。玄烨乃定征俄之策……二十二年,俄将模里尼克率可萨克兵六十余人,发自雅克萨,将移营黑龙江下流,至爱珲附近。萨布素遣兵迎击之,俘其全军,致诸齐齐哈尔。——萧一山《清代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