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施工桥梁

悬臂施工桥梁

ID:40839151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悬臂施工桥梁_第1页
悬臂施工桥梁_第2页
悬臂施工桥梁_第3页
悬臂施工桥梁_第4页
资源描述:

《悬臂施工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悬臂施工桥梁0号块裂缝的分析及施工控制摘要:本文结合盐通高速公路通扬运河特大桥0号块施工后表面产生的裂缝,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在盐通高速公路如泰运河特大桥0号块施工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0号块混凝土表面裂缝的产生。关键词:悬浇桥梁0号块裂缝分析控制一、引言随着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跨径越来越大。悬臂法施工不受桥高、水深、桥下通航及行车等影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施工中。主跨桥墩顶上的0号块(本桥0、1号块一起施工,简称为0号

2、块)则是悬臂施工的基础,该块随着跨径的增加其高度也在成倍增加,有的箱梁墩顶块件底板的厚度已达到1.0m。同时,箱梁采用的混凝土设计强度一般都达到50Mpa,属于高强混凝土。相应的水泥单方用量有的已达到规范规定的极限用量(500kg/m3),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普通混凝土大得多,而且0号块施工工艺复杂,内部结构形式多样,影响因素较多,在混凝土表面极易产生裂缝。盐通高速公路通扬运河特大桥0号块施工后表面产生了裂缝,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并在盐通高速公路如泰运河特大桥0号块施工时采取了相关控制

3、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二、裂缝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甚至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每一道裂缝均有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主要原因。对于0号块而言,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荷载引起的裂缝1、设计阶段有关应力状态未计算或漏算,特别是钢筋设置偏少,或应力集中部分钢筋遗漏。在0号块上支座的钢筋网片是施工重点。2、施工时块件顶部随意增加或改变施工荷载,导致块件内部出现裂缝。3、局部集中力的作用点,如竖向预应力筋开洞处,

4、有的0号块在腹板部位还有横向预应力筋,并在腹板处留有张拉孔,拆模张拉后,很容易沿着开洞的某一角度产生裂缝。(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温度变化是产生0号块表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施工阶段引起0号块内外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天气骤然降温及昼夜的较大温差。有关研究表明,在0号块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内部会产生60℃以上的温度,若混

5、凝土是处于冬季施工,且冬季施工保温措施不完善,则极易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焊接合拢段劲性骨架时,若焊接措施不当,钢板附近混凝土容易烧伤开裂。试验研究表明,由火灾等原因引起高温烧伤的混凝土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随之下降,混凝土温度达到300℃后抗拉强度下降50%,抗压强度下降60%,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80%;由于受热,混凝土体内游离水大量蒸发也可产生急剧收缩。(三)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4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也是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

6、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如0号块的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腹板沉降在腹板与翼板接合处发生顺腹板方向裂缝。在腹板高度超过5米以上的0号块件,这是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缩水收缩(干缩)。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

7、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四)支架模板变形引起的裂缝由于支架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导致结构开裂。1、支架竖向支撑及横向固定不牢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支架发生不均匀沉降及发生水平位移,则混凝土在强度形成过程中会出现裂缝。2、模板支撑不牢固或对拉镙丝强度不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胀模等现象,导致混

8、凝土出现裂缝。(五)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施工质量的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的重要保证,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和监理,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不同而异,比较典型且常见的如下:1、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