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

ID:40836163

大小:1.8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08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_第1页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_第2页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_第3页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_第4页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A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化妆艺术的发展春秋战国西施沉鱼脚大发明了长裙 西汉貂蝉闭月耳朵小发明了钗子 东汉王昭君落雁削肩发明了披肩 唐朝杨玉环羞花狐臭发明了花瓣浴一、中国古代化妆史1、上古三代时期(夏、商、周)①据史料记载,中国妇女化妆的习惯在夏商周三代已兴起.②战国时期,化妆在民间开始流行.③殷商时期,为了配合化妆需要而发明了铜镜.④以粉饰面是古代妇女化妆第一步。⑤古人对双眉非常看重,认为眉是人天命的表面象征。画眉以黛为主。⑥春秋战国便有点唇的习俗,并且出现了‘燕支’。⑦周代:以粉白黛黑的素妆为主。被称为素妆时代。⑧

2、胭脂:古代用红蓝花和朱砂。小知识古代的粉主要有植物类的米粉和金属类的铅粉铅粉是最早的人造颜料之一,又名光粉、胡粉、定粉、白粉、水粉、关粉等。用其敷面,有较强的附着力,但若保管不当,容易硫化变黑。红蓝花: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一种红蓝花。黛:一种矿物颜料。2、魏晋南北朝①女性以瘦弱为美.普遍爱好体态羸弱、娇不胜持的病态美。②化妆技巧呈现多样化倾向,用色大胆。③魏晋时期,妇女画眉以长眉为主,并流行眉头相连的细长眉。在此期间,眉的修饰还用黄色颜料施与眉角以做黄眉。酒晕妆:色浓先敷粉后施朱④南北朝流行妆式桃花妆:

3、色浅先施朱,后施粉:飞霞妆,呈浅红色3、秦汉时期①两汉时期,随着当时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化妆的习俗得到新的发展,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会注重自己的容颜修饰。②秦始皇时,宫中的女人都是红妆翠绿的打扮。③汉代早期盛行长眉。汉武帝时宫内流行八字眉,后还出现了阔眉,愁眉。④汉代妆式:慵来妆。小知识慵来妆:薄施朱粉,浅画双眉,鬓发蓬松而卷曲,给人慵困、倦怠之感。⑤斜红:面颊上的妆式,有的形如月牙,有的类似伤痕,涂于两颊两侧鬓眉之间。⑥花钿:一般饰于眉间额上的装饰。也叫额花,眉间俏,花子等。小知识南北

4、朝除以上妆式外,还曾流行:A北苑妆B紫妆C白妆:白粉敷面,不施胭脂,类似素妆D额黄: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宫黄等。4、唐朝①隋唐妇女装扮朴素,崇尚简约之美。②唐朝女子以珠圆玉润、丰满为美。因此有“环肥燕瘦”之说法。崇尚富丽的朝代。A浓艳的红妆为唐朝最流行的面妆。B面黡:又称妆黡,施于两颊酒窝处。形如钱币称钱点形如桃杏称杏黡形如花卉称花黡C眉式:十眉图。画眉以黛及烟墨为主。十眉图鸳鸯眉(八字眉)、小山眉(远山眉)、五岳眉、月棱眉(却月眉)、三峰眉、垂珠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D花钿:唐朝妇女广

5、泛流行,式样多变花哨,颜色艳丽,色彩大致有金黄、翠绿、艳红之美。E.唇式:除妇女使用口脂外,男子也使用不含颜色的口脂,防裂。女子以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为时尚。晚唐流行的唇式最多。唇形多以颜色和形状命名。唇式:石榴娇、大红唇、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媚花奴、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红、小朱龙、格双唐等。其次,唐代的妆式还有催妆、红妆、花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醉妆等。F.妆式:除红妆外啼眉妆:唐朝元和、长庆年间流行。八字眉配上乌膏涂唇就是啼眉妆。白妆:脸部涂白粉

6、为白妆。涂红褐色成为赭面。三白妆:妇女在额、鼻、下巴处涂白粉,形成特殊妆式叫三白妆。5、宋朝①宋朝以内敛为美,女子装扮倾向淡雅幽柔,朴实自然。②用烟墨画眉,不用黛。③花钿妆也广受宋朝妇女喜爱。④宋朝妇女喜欢穿耳孔带耳饰。⑤妆式:红妆、檀晕妆。小知识檀晕妆:铅粉打底,再敷以檀粉(即把铅粉与胭脂调和在一起),面颊中部微红,逐渐向四周晕开,是一种非常素雅的妆式。6、辽金元朝①游牧民族统治,该时期妆面非常简朴。②辽代妇女以金色的黄粉涂面,称为佛妆。③金代妇女有在眉心装饰花钿做“花钿妆”妆扮的习惯。④元代妇女也喜

7、欢在额部涂黄粉,还喜好在额间点痣。眉式为一字眉。7.明朝①明代妇女喜用一种由紫茉莉的花种提炼的妆粉。多用于春夏之季。称为珍珠粉。②一种以玉簪花合成胡粉制成的妆粉。多用于秋冬之季,叫玉簪粉。③明代妇女装扮偏向秀美、清丽、端庄的造型。④明代所画眉形大多纤细弯曲,显得柔美妩媚。⑤唇式:樱桃小口。明朝妇女装扮8.清朝①妆粉:清朝妇女喜爱用珍珠为原料加工制作,成为珠粉。②清朝妇女崇尚秀美型打扮,弯眉细眼,薄小嘴唇。③清后期一些特殊阶层的妇女,流行满族盛装打扮,脸部画浓妆。⑤清代女性的曲眉颇有特色,均为眉头高而眉尾

8、低,眉身修长纤细,一副低眉顺眼、楚楚娇人之状。⑥唇式:除樱桃小口外,还有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唇式,即上唇涂满口红而下唇仅在中间点上一点。④清朝末年受教育之风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摒弃涂抹红妆,改为崇尚淡妆秀雅,使盛行了2000多年的红妆习俗告一段落。二.中国近代化妆史清朝末年,欧美的一些习俗就像浪潮般一波一波地向中国推进,不只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有所影响,对中国妇女的装扮也产生了巨大影响。1.20世纪10年代(清末至1919)改朝换代的纷乱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