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历史

天津静海历史

ID:40821568

大小:161.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8-08

天津静海历史_第1页
天津静海历史_第2页
天津静海历史_第3页
天津静海历史_第4页
天津静海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静海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海历史建置沿革古代  据史料记载,静海乃退海之地。3000多年前,尚属泽乡,后经自然变化,海河平原开始出现,这里逐渐成为陆地。“四不象”等野生动物曾在这里生息、繁衍。夏、商时期,先民开始在此狩猎饲养。夏代的易氏部落、商代的亳氏部落,就定居于此。《静海县志》记载,东周时期,此地被称为“长芦”,先后归属于齐、燕、赵等。秦属巨鹿郡。西汉时期,设东平舒县,属渤海郡管辖,人口约40000余人,治所设于现静海县西钓台村西部。这一时期,此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相对稳定,农业、商业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东平舒文化。  西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

2、里,九河之地为海水所渐”。海水吞没了静海地区,东平舒文化消失了。直至晋隋以前,这里仍为“渤海西南隅一泽国”。隋朝初期,海水逐渐退去,但仍为一片沼泽。唐乾宁三年(896),设置“乾宁军”。五代后晋元年(936),石敬塘割16州于契丹,乾宁军被割,改称“宁州”。后周显德六年(959),柴世宗北伐,收复静海,仍称为乾宁军,属永安县(今河北省青县)管辖。柴世宗的北伐,奠定了宋辽以界河(海河、大清河)为界的基础。宋太平兴国七年即辽乾亨四年(982),宋朝为防御辽军侵扰,沿界河设置窝子寨(今静海镇)、独流东寨、独流北寨、沙窝寨、当城寨、钓台寨等军事地点,归清州管辖。宋庆历八年(1048),

3、黄河改道,使界河水势发生变化,设在这里的寨、铺逐渐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驻军开始开荒屯田,并兼管民事诉讼。随着移民的流入,一些较大的寨、铺逐渐演变成为农业自然经济区。由此,静海地区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宋绍熙年间,静海为金所辖,其时,已有主户5623户,客户1192户。  金明昌四年(1193)置县,取名“靖海”,其意是渴求安定太平。蒙古至元二年(1265),并入会川(今河北省青县),属河间路管辖,仍名“靖海”。其间连年战乱、水患不绝,致使人口稀少、经济衰败。元朝后期,制盐业迅速兴起,静海地区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明洪武元年(1368),为避讳“靖难”以求安宁,改“靖”为“静”,

4、称静海县,属河间府。洪武八年(1375)改属顺天府(今北京)。洪武十年(1377)改属河间府青州。清雍正三年(1725)属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改属直隶省天津府。民国十七年(l928),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静海县遂改属河北省管辖。  到鸦片战争前夕,静海县的面貌已大为改善,人口激增,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耕地200万亩,分东、西、南、北四路,辖348个行政村,总户数达46000户,人口17万多人。近代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华北,静海沦陷后设“静海县公署”。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国民党政府在静海设静海县政府,由河北省沧州专署管辖。  另外,1944年,中国共产

5、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在静海县西南部和大城县部分地区建立了革命政权,设置静大县人民政府,由冀中第八分区管辖。1945年3月,静海县和大城县分设,静海县仍属冀中第八分区。1948年12月,静海解放,静海县人民政府由东藏庄(现属河北省大城县)迁到静海镇,由河北省天津专署管辖。现代  1949年3月,原津南县的砖垛、湾头、中旺、马圈、抛庄5个区并入静海县。    1958年11月,青县、静海县合并,称静海县,县治静海镇,改属天津市。  1961年5月13日,青县、静海县分置,静海县驻静海镇,改属河北省天津地区。  1973年8月1日改属天津市。[3-6]名胜古迹1、古遗址  西钓台西汉古

6、城遗址。在县城南15公里,西钓台村西北400米处。城垣基本成方形:东垣518米,西垣519米,南垣501米,北垣508米。墙基经夯筑而成,内有战国和西汉时期遗物。出土一方汉代"李柯私印"的铜印。城周有多处汉代墓葬及战国时期遗址,l982年,该遗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主庄战国遗址。位于王口镇民主庄西南150米处的子牙河西堤外侧。上距地表2.6米,文化层厚0.5米。出土器物:灰陶片,兽骨,铁刀,豆,盆,钵,红陶绳纹罐,绳纹瓦和直背"明"字小刀币。2、建筑遗址  靖海侯府。明洪武三年(1370)冬,开国功臣吴祯被封为"靖海侯",于今静海县中医医院处建侯府。3、传说遗址  子

7、牙钓鱼台。位于东子牙村西300米处,台高1米,阔几十米。民国《静海县志》载:“邑西子牙镇,相传为姜太公钓鱼处,故河名子牙河,镇名子牙镇。尤奇者,北有尚家村,多尚姓。镇(子牙镇)内多吕姓、姜姓、均自称为太公之裔。”  钓台。位于钓台村。《畿辅通志》载:“邑南有钓台村,距城二十八里,村夹卫河,相传为太公望钓鱼处。”  凤凰台。位于县城西五里处。《太平寰宇记》载:“石勒四年(322),凤凰见于此,故筑此台。”古城。民国《静海县志》载:“位于县南二十余里处,相传为宋杨延昭屯兵处。”4、出土文物1.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